|
最近几年以来,在地租、人工成本和财务费用都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汽车流通行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尤其是广州这个我国华南车市昔日的品牌和销量高地,在限购之后的总量控制下,汽车流通行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三座大山”不堪重负
经销商通常将其主要的成本,地租、人工和财务费用称作“三座大山”。按照一位经销商给《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做的分析,如今这“三座大山”日益沉重,已让其不堪重负。
对于大部分经销商来说,建店的土地都是租赁的。在如今租金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地租成为了经销商成本支出中日益活跃的一分子。上述经销商表示,地租每年都在上涨,一般情况下,三年一涨,平均每年的涨幅都在5%以上。
在广州经销商圈里,稍好一点的地段的租金大致在每平方米30元钱以上,甚至一些地段达到了50元以上,差一点的则每平方米10元钱左右。而一个标准4S店通常在10000平方米左右。这样,一个经销商每个月地租的支出大致在30万元,而这个额度并没有将一次性建店成本计算在内,现在一个4S店的建店成本通常在千万以上。
对于一个4S店来说,人工开支才是大头。一般一个4S店的员工数量在80~100人左右。按照平均每人月薪4000元计算,人工成本在30万~40万元左右。而随着管理的日益规范,加上“五险一金”等等支出,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财务费用是成本中的另一重要部分。如今在高库位运行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库存占用的资金越来越多,占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导致了融资成本的不断增加。现在2个月的库存是比较普遍的情况,按照月销100辆车、每辆车15万元计算的话,库存资金就在3000万元以上。如果库存资金全部依赖融资的话,那么按照7个点的月息计算,财务支出就要20万元以上。
这样,按照广州一般的标准,不算千万元以上建店成本的折旧以及水电等日常开支,仅“三座大山”算下来,一个经销商只要一开门,每个月的支出就要接近100万元。
而且,地租、人工都在不断地上涨,财务成本也随着压库成为常态不断上升,“三座大山”也日益沉重。
好景不再
在广州,经销商也曾经经历了疯狂的黄金时期。如今成本的攀升和经营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好景不再。
对于经销商来说,盈利主要是靠三个部分,整车销售、售后和衍生业务。整车销量则是以厂家返利的形式来体现的,一般国产车的返点在6~7个点。同样以月销100辆、每辆15万元来计算,每个月的厂家返利在100万元左右。不过,这所计算的是没有任何降价的理想状态。在如今的车市环境下,不降价车型已经难觅。如果不降价促销,库存就会大幅攀升,造成财务成本的激增。就目前来说, 10%的降价幅度是正常的,那么整车销售每个月就会出现50万元的亏损。
在整车销售不赚钱的情况下,售后和衍生业务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售后则是需要保有量规模的积累,一般一个经销商的保有量达到了6000~8000辆,则售后的月收入会在250万元到300万元之间,基本能够支撑一个店的正常运营。
对于广州的经销商来说,以前也经历了一段辉煌。经销商对本报记者表示,在2007年之前,一年赚回一个店并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经历过雅阁加价的广本来说,一年甚至赚回四五个店都不是难事。
但自2008年之后,经销商的盈利却不断地缩水。在今年这个车市情况下,对于经销商来说,不亏钱已经是幸事。
在竞争越发激烈、市场难测的经营环境下,大部分经销商都认为像今年这样的日子可能将成为常态。如今,经销商普遍采取的策略就是亏钱卖新车以快速提高保有量,通过售后和衍生业务来盈利。不过,这对三四年以上的老店比较适用,对于新店来说,痛苦的保有量积累阶段则意味着亏损。
而广州不久前的限购,总量的控制,加上置换的路也被堵上了,更是让广州汽车流通行业的前景越发不清晰。
(关键词:广州经销商 汽车流通行业 限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