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行等多家大行与钢贸企业的官司刚刚“休战”,中小银行立刻“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据《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调查了解,由于钢贸行业被列入了大行信贷的限制行业中,大行的惜贷情绪日益浓厚。但对中小银行来说,以前较少有机会介入钢贸大客户,而此时正是一次“牵手”的良机。
大行惜贷
“钢贸企业基本上很难拿到新的授信,新客户很少,老客户还是维持原来的额度。”一家国有大行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总行层面对行业限制内贷款的投放很谨慎,尤其是钢贸行业正在风口浪尖,银行回收资金更积极一些。
据称,广东、浙江等地,部分银行的一些支行已经暂停了这块的贷款,甚至不做成品钢材抵押贷款,而建行、民生、光大等银行与钢贸企业的纠纷也都还没有落定,投放贷款更是不可能。
“钢贸行业贷款出事之后,银行有了深刻教训,肯定也不敢随便放贷。”上述人士表示,上海钢贸企业被银行追债一事最近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影响很大。
据了解,上海弘诚钢材市场在被光大银行起诉之后,原有钢贸企业已悉数散尽,而其他涉及纠纷的钢贸企业资金状况也不理想。
中金公司在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钢铁行业供给过剩局面的加剧,导致行业基本面的恶化开始向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表蔓延。总体表现为:钢铁行业毛利率全面下滑;净资产缩水;短期融资上升,增加偿债压力;筹资困难,股权融资方式多搁浅;净现金流全面告负。
报告显示,在A股28家上市钢企中,短期借款余额较年初上升14.1%,增加了企业短期偿债压力,钢企资金链也趋于紧张。在企业长期债务结构中,银行借款下降15%,债券余额增加36%,企业更多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融资。
小行谋变
大行在危机中注重风控,而小行则垂涎客户。一般情况下,对于小银行而言,钢铁企业客户以往是很难“够得上”。但是,目前的行业危机却成了中小银行“逆周期”抢市场的好时机。
“以前钢铁企业的银行融资很容易,大银行也很支持,但今年的合作有些许的不顺畅。从企业的利益出发,现在我们也会和一些小银行展开合作。”北方一家钢铁企业的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钢铁企业在上周已经与一家中小银行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签约银行将对该企业提供较为全面的金融支持。
该人士表示,以前大行的授信甚至有“过量”的情况,而现在企业的资金链紧张,银行的授信也削减了部分,而中小银行与企业的合作意愿很强,这个时候双方都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据相关报道,广东本地的新兴法人银行广东华兴银行也在本月4日的金融系列产品的会议上,表达了希望通过逆周期操作为钢材供应链提借金融服务的意愿。而江苏银行则以实际行动表现出对钢贸金融的兴趣,一次给予中天钢铁15亿元授信,同时这也是第一次对中天钢铁进行信贷投放。
“小银行的合作目标性很明确,大型企业或国企,这样风险会相对低一些。一般性门面的贸易商则不会在银行的合作范围内,这也是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其实,在客户和风险方面,银行首先会考虑自身的需求。而对小银行来说,目前客户资源才是最重要的,而钢贸行业信贷融资一般直接,且资金量大,小银行会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来多揽一些客户资源,这也是小银行的一个机会。”某证券公司银行分析师表示,小银行的贷款资金量不会有大行多,但客户对小银行的意义却很不一般。
(关键词:建行 钢贸企业 中小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