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作为化工产业链偏终端的产品,处于利润传导的后端,其利润受成本端影响较大。从2022年一季度起,成本端涨幅明显,聚乙烯也就成为了低利润的常客。然而低利润却伴随了高产量,我们来一探究竟。
从存量到增量:先从现象开始看起,都说近端国产供应压力偏大。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新装置投产贡献出来的。其实年前就已经没有太多的检修装置,彼时更多的压力来自于存量供应。对于华南两套大装置的投产,市场其实早有预期。但装置真正落地之后,对于产量的贡献依旧不少。从数据的角度,结结实实的感受到产能落地后的力量。
好在两套大装置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并不会把全部产品投入国产市场的洪流。尤其是海南炼化依靠保税区,加之其便利的海运优势,可以更方便的把货源输出到国外市场。为聚乙烯走出国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现象已经表明,其产量更多的来自于增量供应。那我们把目光聚焦回存量供应。装置的生产积极性到底是要考虑利润问题,当然化工品乃至工业品更应该看其综合利润,而不是纠结于单产品利润如何。何况,每套装置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就单单是原料端,可以说各有千秋。同样都是炼化一体化装置,其原料来源也各自不同,更不用说MTO或是轻烃装置。再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人员成本等,对于成本端的计算,用粗线条刻画也未尝不可。
从利润来看,基本徘徊在0利润附近,甚至多数时刻,在水面以下。从我们的直观感受看,欠佳的利润必然带来的是不高的生产积极性。从存量装置的产能利用率来看,也确实如此。
如此看来,高产量和低利润看似一对矛盾,其实细致来看,两者的存在并非偶然,而且这种情况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持续。
(关键字:PE PE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