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化工产业> 塑胶> PP> 产业评论

挑战亦是机遇 谁在促进聚丙烯国产替代脚步

2023-9-25 8:49:13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葛琳
  • 导读:
  • 2017-2023年中国进口自美国聚丙烯月度数量,可以明显感受到贸易摩擦对双边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 关键字:
  • PP PP市场

2017-2023年中国进口自美国聚丙烯月度数量,可以明显感受到贸易摩擦对双边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彼时随着美国实施各种贸易壁垒限制中国经济发展,对多种中国出口至美国产品征税比例加重,导致摩擦升级;中国随之对美国产PP/PE增加25%惩罚性关税,对中国聚丙烯进口市场造成明显影响,高成本导致国内无法进口美国产塑料颗粒;国内下游“被动”完成医疗透明、家电抗冲等进口原料替换,拉开中国聚丙烯国产替代序幕。

近两年,可以感受到全球聚丙烯贸易流向明显转变,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导火索,一方面是2019年底全球疫情的爆发,另一方面则为2021年2月,美国极寒天气的出现,在两者催化下,贸易流向发生转变。而对于中国聚丙烯国产替代进程而言,贸易流向的转变无形之中增加了国内贸易及下游对进口资源国产替换的意愿。

2021年美国寒潮事件影响下,导致其境内80%装置被迫关停,场内供不应求局面持续至当年10月,当地市场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在高需求及高利润加持下,原本选择中国作为主要出口国的国家,改变策略选择将更多的货物倾销至美国,全世界的塑料资源纷纷调配至美国,而销往中国进口资源相应减少,国内下游工厂在进口资源货少价高情况下,逐步增加对国内石化企业的认可与依赖,在美国供应恢复的这半年,国内石化企业不仅完成了国内市场的进口资源替代、也同步打开了中国石化企业进军全球市场的窗口。

2023年中国聚丙烯月度进口量在近年来处于低位,4月更是以月进口量26.28万吨创近年新低,虽中国聚丙烯行业依旧呈现大而不强的态势,中低端与高端产品结构性错配,在进口方面保持一定规模,但随着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积极投身高端聚丙烯研究,进口料国产化替换步伐明显加快。那么本应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何突然提速,是谁在促进国产替代的脚步?细数一二,不外乎以下几点:

1、国内聚丙烯产能快速扩张,供应重压下价格内卷严重,国产资源价格优势更明显,挤占进口资源市场。

2、三年疫情,虽严格的封控政策使我们可以首先恢复生产,但在此期间,不管是塑料原料进口还是制品出口均受挑战,下游出口订单损失、港口运输受阻船期延长以及资源稀少价格抬高等现象,都在挑战下游客户对进口原料的耐心。

3、中国聚丙烯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国虽起步较晚,但持续致力于高端产品研发,不管是两油还是民营以及煤企均在高端领域有所涉及,且陆续交出答卷,当前国内透明料、管材等资源自给率大大提升、逐步完成国产替代。

4、下游工厂作为行业终端,对于原料的选择,无外乎价格成本选择、运输成本选择、性能选择几点,而国产资源:价格低、购买流程简便、原料时效性快加上越来越好的产品性能,都在持续吸引客户。

所以,到底是谁在促进国产替代步伐呢?是外商减少对中国配比?是国内生产企业的不断自强?是全球贸易流向的快速转变?抑或是当今不断变幻的国际形势带来数不尽的挑战?但不管原因几何,中国作为全球塑料市场最大的蓄水池,在短短3年的时间,基于各种挑战,完成了一个市场本该用5、6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完成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完成华丽蜕变。

(关键字:PP PP市场)

(责任编辑:01171)
推荐资讯
每日聚焦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