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要统筹开放型经济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的发布可谓正逢其时,这份早在4个多月前就酝酿好的文件选择此时公布,无疑有很多重要考量。
回望过去几个月,刚好是中国股市大调整的端点,各种稳定市场的举措层出不穷,此后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发生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同时也出现大幅动荡。于是,就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即认为中国在对外开放的政策方面需要更加谨慎,金融创新也要加以限制,否则带来的风险难以抵御。
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真正的风险并非来自开放,闭关自守也不能避免风险,关键是制定选择对外开放的战略。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现在走回头路并非明智之举,中央此时发布《若干意见》就是表明态度:在对外开放的领域,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经济,只有不断开放才能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尤其是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相当多的硬骨头要啃,光靠自身力量可能难以突破,用开放倒逼改革则是这些年屡试不爽的经验。
金融改革就是深水区之一,可以用开放来促改革。《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体系”:提升金融业开放水平,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方式和规模,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里面有两个重点:一方面,必须开放,既吸引境外资本参与中国金融业,也鼓励国内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联合走出去;另一方面,必须安全,开放需要“有序”、“逐步”地开放,强调“风险可控”,还要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此外,通过强化对外开放,中国还可以在外商投资、走出去战略、外贸和国际经济合作等领域建立新体制,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比如,去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2%,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总体趋势表明,我国对外投资将会超过吸引外资。当前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了国际舞台。
开放型经济并非只有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对中国也有特殊的价值。《若干意见》就提出建设自由贸易园区,立足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扩大对港澳台开放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新格局,以区域开放的提质增效带动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中,完善内陆开放新机制会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战略纵深,比如以内陆中型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路径,在东部沿海城市商务成本提高较快的背景下,一些内陆城市有可能成为先进制造业中心。依靠中国庞大的市场、完备的产业链,相比东南亚一些劳动力便宜的国家,这些内陆城市将会有更多优势。
从这些角度看来,涵盖50条内容的《若干意见》成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中国正在开启对外开放的新征程。不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一美好愿景,必须通过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等来实现,否则就会陷于空谈。在这方面,各地区和各部门,都需要更有作为才行。
(关键字:金融改革 自由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