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有色产业> 小金属> 市场动态>

我在阿里这5天——江铜集团第二期“走进阿里”培训侧记

2020-10-14 8:17:33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羊群迁徙靠头羊,大雁南飞靠头雁。这一质朴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产业生态。而今,各行各业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和发展势能越来越明显。
  • 关键字:

羊群迁徙靠头羊,大雁南飞靠头雁。这一质朴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产业生态。而今,各行各业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和发展势能越来越明显。

2019年以来,江西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安排中高层干部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格技术有限公司这类“领头羊”与“领头雁”企业学习。那么,头部企业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数字化转型在即,该向他们学什么?

9月24日,江铜集团第二期“走进阿里”培训班顺利结课。5天时间,8门课程,2个参观点,细致的安排,真诚的分享,让学员们真切感受到钱塘江畔积蓄的数字力量。数字经济正汹涌而来。

看见未来

优秀企业的共性

21个年头,阿里巴巴实现了对“衣食住行游购”业务的全覆盖,进化为一个独特、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数字经济体。杭州市与阿里巴巴合力打造的云栖小镇,让杭州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城市样板;被任正非称为第二个“华为”的海康威视,定位于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者,正不断突破认知边界……

倾听、细看、深思,江铜学员们带着空杯心态,从细节、理念、文化、管理上,对标找差距,学习扬长板,内心翻涌的是对战略、组织与文化的新认知、新思考,是与现实对比的碰撞与激情。

“阿里巴巴发展到今天是因为什么?”授课中,阿里巴巴集团资深专家、新商业学院副院长何兵权抛出了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

这是每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多选题,阿里巴巴给出的第一选择是“所有的业务战略都面向未来,所有的当下在5年前早已布局”。

1999年,当互联网创业者们专注于门户网站的时候,阿里巴巴提出“未来不做电子商务将无商可做”;2003年,淘宝网诞生,这个影响数亿人生活习惯的网购平台,在当时被称为“歪瓜裂枣”,谁都不知道这个新生儿该怎么赚钱活下去,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大面积的出口转内销,淘宝网迎来大发展。同样被质疑的,还有2004年诞生的支付宝,2009年的阿里云……

当一个业务如日中天的时候,要想到危机可能会来临,并提前储备新的业务。这种迭代,业内称为“第二曲线”。

纵观阿里、华为、亚马逊,这些头部企业能够成功躲过一次次时代大浪潮的冲击,不断拥抱变化,是因为它们始终坚持面向未来的布局,实现履带式发展。当然,拥抱变化的过程中,他们同样经历过反复试错,并为之付出过代价。

“任何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都有艰辛与不易,只要看准方向,坚持创新,才能在积极求变中赢得真正的未来。”“战略的落地一定要聚焦,要清晰。”江铜学员有感而发。

回顾江铜41年的发展历程,同样诞生发展于恰逢其时的伟大时代,同样充满情怀,历经拼搏。诚然,有色金属的行业属性决定了既要有放眼世界的远见卓识,也要稳打稳扎、精耕细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看见未来。

用未来思考今天,是江铜的核心理念,也是共识。多年来,江铜抢抓时代机遇,在行业中率先走向国际原料市场、国际产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为江铜走向世界值入国际化基因;江铜以铜业为本,履带式前行,产业领域拓展到铅锌、稀土、黄金等九大领域,为江铜的发展打下九鼎之基;江铜积极拥抱时代之变,在战略上紧盯“世界一流”,在技术上对标全球翘楚,在产业上加速智能化升级,已经按下了江铜奔向未来的“加速器”。如果“三年创新倍增”只是江铜加快发展的一级推进器,那么当前的开拓与创新,或许就是江铜注入未来发展的更大动力,也是江铜留给明天的最好礼物。

文化传承

关键靠制度落地

文化就像一个企业的魂,会形成企业所有员工最后展现出的人格特质,积极的文化会变成公司最大的发展动力。但文化不能脱离业务和组织,最核心、最关键的是通过制度来落地。

走进阿里园区,处处彰显出其独有的文化气息:企业价值观叫“六脉神剑”;核心技术研究项目组被叫作“达摩院”;合伙人开会在“思过崖”,培训的教室叫“曼陀罗山庄”;工作满十年的员工是“十年陈”;人人以花名互称,最早的花名全部来自武侠小说;办公区域随处可见标语“亲,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你的伙伴需要,你伸出一只手时,不妨把肩膀也给他”;过道上、电梯间,处处可见员工开心庆祝、与家人相聚的照片……借助文化在日常的渗透,阿里巴巴将价值观融入员工日常言行举止。这在阿里被定义为“虚事实做”。

阿里强调,文化的落地要一手软一手硬,既要识人心懂人性,也要靠制度让文化落地。比如阿里坚持十多年的“433”考核模式,中层管理者的KPI 30%内容是“文化传承与创新”。

徐世耀,就是一名阿里巴巴的“十年陈”,他曾成功打造多支销售铁军,“战”功显赫。在分享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时,他强调,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建设并不是依赖做标语、喊口号,而是将其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阿里巴巴用使命愿景引导鼓舞员工,用企业目标链接个人梦想激励员工,用基于战略的组织制度保障鞭笞员工,用管理者的言传身教信服员工。

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吃进去吐出来”,是阿里对价值观落地的形象表达。“举个例子,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当年做杭州跨境业务时,对团队提出的口号是‘让杭州的跨境企业没有难做的跨境外贸’。”徐世耀强调,中层管理者应该做好“翻译”,在自己深刻领悟理解公司使命的基础上,帮助团队成员消化理解。

课后分享环节中,江铜学员感叹,坚守使命,才能保持企业高度的凝聚力。江铜作为传统制造领域是这样,互联网企业同样如此。只是,跟阿里比起来,江铜在价值观落地过程中还应当更鲜明、细致。

超越伯乐

让人才真正成为财富

诚信、激情、敬业是企业对人才的共同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对人才进行有效培养,这种培养应该始终动态调整,而好的人才是可以培养和磨练出来的。

政委,这个人们熟悉的部队职务,在阿里成为人力资源体系里最有特色的一部分。

所谓阿里政委,其实是阿里派驻到各业务线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价值观管理者,与业务经理搭档,共同做好所在团队的组织管理、员工发展、人才培养等工作。

曾担任CMO大政委的陈亮,在授课中开玩笑地说:“差点被留在北京回不了杭州了。”原因就是他差点没找到合适的接班人。

阿里之所以能建设出较为成熟的人才梯队,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管理者的考核制度。在阿里,交接棒并不仅仅出现在CEO层面,只要到管理的总监层级,就会要求其为自己的岗位寻找和培养接班人。

“每一个管理者不仅要善于做伯乐,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更要超越伯乐,找到比自己厉害的人为我所用。”

培训讲课中,阿里的一个观点让江铜学员们十分认同:人才不一定是招来的,也可以“长”出来的。

如何让人才“长”出来?阿里建立了两套人才发展体系,一套体系是专家路线,程序员、工程师、某一专业领域人才。另一套体系是管理者路线,从M1到M10,每一个层级的评判全部细分,实现了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科学化。

在此基础上,高强度的培训机制、分享机制、团建机制等,帮助员工迅速提升能力。员工随着经验的丰富走入舒适圈时,阿里坚持“三年动一动”,让其轮岗,使之一脚在挑战圈、一脚在恐慌圈,始终保持高昂斗志。

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下,阿里形成了一支充满激情的“拼到感动自己,努力到无能为力,极度渴望成功”的员工队伍,储备了充足的人才库。2018年9月,马云在辞任阿里董事会主席公开信中,用“良将如潮”形容阿里的人才梯队。

徐世耀老师抛出一个观点:没有经过培训或没有持续培训的员工,是公司最大的成本。“如果花大价钱培训出来的员工离开了公司,确实很可惜。但是,如果不花这么多时间和金钱培训员工,他们都留下来了,我们怎么办?”

确实,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适应时代的企业。江铜公司三年创新倍增,如果人都不成长、不变化,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不是难上加难?这也正是江铜公司党委对于人才工作越来越重视的内在逻辑。

全面实施的职位体系,正是江铜版的人才发展体系,让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没有“天花板”。在已有的班组长培训、青干班培训、中高层培训以及各类专业、管理类培训外,以“培训学习一批、挂职锻炼一批、境外实战访学一批、选拔任用一批”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批”工作正分批次实施。眼下,2020年优秀大学毕业生也正在轮岗锻炼中。

跨专业学习,跨领域交流,跨岗位锻炼,江铜按照“大人才”培养理念,未来三年,将培养100余名40周岁以下的青年干部,为创新发展优化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优秀的人才是长出来的。”学员在与老师互动中感叹,只有喜欢和热爱,只有感知价值,才能让工作真正成就自己。

数字经济时代,一切都变得更快。面向未来的最大确定性,就是全面走向数字化的大趋势。届时,制造业不仅仅是制造业,更重要的是要和互联网完美结合。

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正是公司未来转型的方向之一。在这一征途中,有太多难题等待作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从国内顶级创新企业中汲取精华,实现企业管理的持续提升?如何在江铜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征途中,最大程度发挥个体、团队和组织的效能?这些问题都值得思索并付出行动,最终的答案也将留给时间来检验。

诚然,一场培训影响不了结果,更决定不了结果。江铜人需要的是,始终保持激情与学习力,积极拥抱变化。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关键字:铜)

(责任编辑:01181)
每日聚焦
市场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