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金融时报》7月23日文章】题:通胀会毁灭中国的经济反弹吗?
当下,报纸头版关于粮食危机隐现的报道对中国产生了非同一般的震动。正当北京致力于实现经济软着陆、在今年下半年刺激经济增长的时候,物价上涨的威胁又卷土重来。
除了和往常一样对粮价上涨引发社会危机感到担忧外,还有一种可以理解的担忧是中国的宽松政策可能会遭遇阻力。
先来看看事实。在美国干旱的影响下,近几周来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后者不是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组成要素之一,但对国内养猪业至关重要。玉米价格也处于高位,小麦价格则在短短5个星期里上涨了50%。
到目前为止,尚无迹象表明粮价上涨对中国产生了压力。但这些都有可能改变。大豆价格上涨产生的撞击效应最可能体现在猪肉价格上,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志伟作出如下解释:
猪肉价格是影响中国CPI的一个主要数据。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跌12.2%,造成CPI下跌0.43个百分点。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的通胀前景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猪肉价格。
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很可能推高中国的猪肉价格。猪肉与玉米价格之比已经降到6比1猪粮之比通常被视为衡量中国养猪业盈亏平衡的一个工具。历史数据显示,一旦这个比率跌到6以下,农民就会减少猪肉产量,于是猪肉价格开始上升。
2010年通胀率飙升至6.5%的一幕是否会再度上演?它是否会破坏中国放宽政策、刺激增长的努力?简单地说,回答是:也许不会。
一个原因是,中国不像其他许多新兴市场那样容易受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巴克莱资本公司的观点是:中国的小麦和大米能够实现自给自足,预计今年收成不错。对该国的粮食安全来说,大米和小麦是两种最重要的作物。从目前来看,今年夏季中国将实现大丰收。
正如汇丰银行所指出的那样,对亚洲国家来说,石油和大米是决定通胀高低的更重要的因素。油价一直在下跌,而大米价格目前看来十分稳定。
巴克莱还指出影响中国通胀率的另外三个因素:流动性过剩、产出缺口和通胀预期。当下从这三个因素来看,通胀率不太可能大幅上升。
虽然中国将日益面临食品通胀的风险,但没有迹象表明近期内会出现真正的“粮食危机”,即便我们假设全球粮食价格会再涨20%至40%。(乔希·诺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