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化工产业> 塑胶> 推荐资讯

4月乘用车销量增长回落

2014-5-9 9:36:40来源:乘联会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乘用车销量在3月获得环比大增四成之后,进入二季度初的4月放缓节奏。据乘联会的最新监测数据,4月乘用车零售预计环比3月有所下降,但同比仍能保持两位数增长。
  • 关键字:
  • 乘用车 销量 二季度

乘用车销量在3月获得环比大增四成之后,进入二季度初的4月放缓节奏。据乘联会的最新监测数据,4月乘用车零售预计环比3月有所下降,但同比仍能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月北京车展投放的大量新产品刺激、年轻消费群体发力、限购预期激发潜在需求等因素,促使车市避免随同宏观经济探底而出现低迷。在汽车价格走势方面,今年一季度汽车价格还总体小幅走高,至3月份价格比去年底累计上涨0.02%。

汽车价格逆市走高

乘联会分析师崔东树介绍,乘联会在月初预计4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量应在147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3%,环比降6%。市场走势符合预期。

由于今年1-3月的经销商库存增长17万辆,远高于去年同期增长的7万辆,因此4月的厂家压库能力估计较小,加之出口市场依旧低迷,使今年4月的厂家销量增速慢于国内零售增速。

在终端销量上,乘联会预计4月国内零售139万辆,环比下降4%,同比增15%。崔东树认为,4月中旬的车展活动拉动市场人气,而3月的部分新车和价格调整也在4月产生效果。年轻消费群体购车热、个别城市限购传闻推动春季车市走强。此外,稳增长措施和房价波动也有利于车市消费。

市场微观竞争则继续分化。据分析,4月的主力厂家零售市场没有出现经济探底时的车市低迷现象,但部分中小厂家增速放缓。通用汽车发布,4月在华销量达到27.8万辆,同比增长6.3%,仍创历史最好4月份单月销量成绩。上海通用单月销量达到12.9万辆、上汽通用五菱更突破14万辆,但同比增幅均在个位数。

车市在4月热闹车展后,又迎来“五一”小长假行情。南方日报记者在假期走访广州、深圳各大汽车卖场看到,汽车经销商在假期展开集中促销活动,优惠促销力度有所加大。与此同时,围绕公务车改革之后的公务员团购,成为近期车市的一大看点。

“五一”假期的汽车促销战有所升温。在广州市,经销商集中在几个小型车展开展假期促销活动,一些车型现金优惠在万元以上,并有各种精品大礼包,一些主流品牌还推出特价车招徕消费者。但总体来看,“五一”车市促销战并不太激烈,优惠力度还相对保守。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还处在上半年,车商的冲量压力并不大;此外,4月底的北京车展发布了大量新车型,它们在“五一”假期刚好进入市场,新车一般不会降价促销。

在市面上,随着各地落实公务车改革方案,释放了公务车购买私家车的需求,这也成为车商争夺的新蛋糕。“五一”假期,深圳一场车展上就专门推出了“公改购车”团购活动。“车改之后,公务员的购车需求肯定是增加的。”一位经销商人士介绍,各汽车品牌都纷纷推出针对公务员买车的优惠方案,经销商一般在现有优惠上还会给出一两千元的叠加优惠。

在汽车价格走势方面,发改委汽车分析师程晓东分析,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二季度国内将有约百万新增汽车产能投放市场,使产需关系由宽松趋向过剩,促使汽车价格下行。但由于大量新车上市带动需求释放,加之大城市限购预期促动提前购车等因素影响,这将使汽车价格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价格还总体小幅走高,至3月份价格比去年底累计上涨0.02%。其中商用车价格波动上行,一季度商用车价格比去年底累计上涨0.53%,同比上涨2.05%。乘用车价格小幅下降。一季度乘用车价格比去年底累计下降0.38%,同比下降0.51%。今年以来进口汽车价格涨多跌少,至3月份累计比去年底上涨1.81%,同比略降0.33%。

程晓东预计,二季度在需求支撑下,汽车价格不会出现快速下行走势。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竞争不断升级,供给增速将会略大于需求增长速度,汽车价格将呈稳中有降走势,上半年总体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汽车进出口冰火两重天

汽车业当前面临的一大不稳定因素是,自主品牌汽车不仅在国内份额持续下降,更遭遇出口下滑的阻击。

今年一季度的中国汽车进出口市场冰火交融,进口高速增长,而出口大幅负增长。今年的汽车进出口累计增速走势分化严重,进口增速在去年的低基数下加速反弹,回升到43%,而出口还持续下降9%。

崔东树认为,今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和发展潜力并存,一方面主要经济体仍然较为脆弱;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由于自身原因及外部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明显放缓,这其中包括直到目前仍在支撑全球需求的最具活力的发展中国家。由此导致中国汽车出口形势尤其严峻。“如何促进整车企业的出口可持续增长仍是较大课题。”

(关键字:乘用车 销量 二季度)

(责任编辑:00732)
推荐资讯
每日聚焦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