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煤炭工业改革开放新篇章。40年来,在党和政府一系列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政策的引导下,煤炭行业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先进生产力,激发创新活力,行业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2017年,全国煤炭产量35.2亿吨,是1978年产量的5.7倍。
40年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693亿吨,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4.3%。
全国原煤产量由1978年的6.18亿吨增长至2017年的35.2亿吨,原煤生产人员效率由1978年的0.931吨/工提高至2017年的8.027吨/工。
绿色发展成果丰硕
2017年,全国原煤入选率达到70.2%,比1978年提高53.5个百分点。
1985年,全国原煤生产电耗26.46千瓦时/吨,并在2000年一度达到33.04千瓦时/吨。2017年,全国原煤生产电耗下降至21.2千瓦时/吨。
2017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67.3%,比1978年提高40.3个百分点。2017年,矿井水利用率、瓦斯抽采利用率、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72%、52.3%、48%。
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目前,我国建成了年人均生产效率达到或超过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煤矿80多处。其中,补连塔煤矿井型规模2800万吨/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煤矿;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生产能力均达到3500万吨/年。同时,我国还建成了70多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2017年,大型煤炭企业(原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7.8%,比1978年提高了65.3个百分点,原煤生产人员效率达到8.2吨/工,是1978年的8.8倍。
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全国煤炭生产死亡人数由1978年的6001人减少到2017年的375人,全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9.71下降到0.106。
国际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1984年,以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安太堡露天煤矿为起点,煤炭行业国际化发展图景逐渐展开。
1988年,中煤建设集团首次走出国门承建摩洛哥杰拉达煤矿。
1998年,兖州煤业在香港、纽约上市。
2004年,兖矿集团收购澳思达煤矿。
2006年,中煤装备公司首次向俄罗斯出口综采放顶煤成套设备和技术。
2008年,神华集团投资首个海外煤电项目神华国华印尼南苏电厂。
2017年,兖煤澳洲公司成功收购力拓联合煤炭实业有限公司。
1978年,我国煤炭进口244万吨,出口312万吨。2008年之后,我国煤炭进口量逐渐超过出口量。2017年,我国煤炭进口27090万吨,出口817万吨。
煤炭开发布局深度调整优化
2017年,晋陕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6.8%,比1978年提高46.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4%,比1978年下降32.9个百分点。
2017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4.3%。
以煤为主、多元产业协同发展
2017年,全国煤矿数量7000处左右。我国建成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1200处左右,其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80%左右;我国建成千万吨级煤矿37处,产能6.3亿吨/年,在建和改扩建千万吨级煤矿34处,产能4.4亿吨/年。
2017年,我国年产超过2000万吨的煤炭企业达到27家,比1978年增加25家,其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9%;我国年产超过亿吨的煤炭企业有6家,其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0.5%。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权益装机容量达到3亿千瓦。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产能分别为800万吨/年、800万吨/年、51亿立方米/年、270万吨/年。
市场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1992年,徐州和枣庄两个矿务局率先实行煤炭价格改革,拉开了煤炭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2012年,国家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实现了电煤价格并轨。
2013年,全国煤炭交易会制度建立,炼焦煤、动力煤期货成功上市。
2017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与“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建立。
(关键字: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