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从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获悉: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煤炭生产方式逐步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转变,煤炭开采迈向高产高效时代。2018年全省原煤产量达6.23亿吨,约占全国17%,原煤产量稳居全国第三位。在煤炭工业的支撑下,火力发电、水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化工等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陕西煤炭资源量大质优,煤种齐全、赋存条件相对优越,且伴生有丰富的煤层气等资源。自北向南有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五大煤田和陕南秦巴山区零散赋煤地。目前,全省有9个市67个县(市、区)赋存煤炭资源,资源总量3930.66亿吨,居全国第四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多数煤矿(窑)采用原始的辘轳提升,井下采煤方法为十分落后的手工开采。20世纪90年代采煤、掘进综合机械化全面普及,国有矿井全面实现机械化。进入21世纪,陕西煤炭工业进入黄金发展期。2002年,全国第一个年产千万吨的矿井大柳塔井建成投运。2014年,全国首个煤矿智能化无人综采工作面在黄陵一号井建成,随后陕西省多个煤矿实现智能化无人开采。
目前,陕北地区生产煤矿数量占全省总量的近80%,在建煤矿数量占全省总量的近60%。其中,千万吨级现代化煤矿16处,集中于榆神、榆横大型矿区,产能规模达2.23亿吨/年。主要煤炭开发单位有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延长石油矿业公司、陕西汇森煤业公司、榆林能源集团等。
按照“三个转化”的思路,陕西省相继建成投产了一大批煤炭加工转化、煤电一体化及煤层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榆横煤化工园区、韩城龙门煤化工经济园区、蒲城煤化工园区、黄陵煤化工园区、彬长煤化工园区等新型煤化工集群迅速发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为推进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国家规划并建成了纵贯南北的重载运煤专线浩吉铁路,规划年运输能力达2亿吨以上。其集运线靖神铁路于2019年9月建成投运,为陕北大型煤炭基地高效开发提供运力支撑。
(关键字:陕西 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