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农林建材> 农林建材> 分析预测> 建材

合肥东门曾有两个水泥厂 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2019-11-20 9:10:14来源:安徽网作者:
  • 导读:
  • 1958年建成的合肥水泥厂,结束了合肥无水泥生产的历史; 1976年建成的合肥大兴水泥厂,则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强势发展……作为国民基础建设的重要物资,这两个位于合肥东门的水泥企业,为合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 关键字:
  • 合肥 水泥厂

1958年建成的合肥水泥厂,结束了合肥无水泥生产的历史; 1976年建成的合肥大兴水泥厂,则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强势发展……作为国民基础建设的重要物资,这两个位于合肥东门的水泥企业,为合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开创了合肥生产水泥的历史

虽然说合肥水泥厂是1958年建设的,但其实在四年前,合肥水泥制品生产就开始了。1954年合肥水泥制品厂建成,只不过那时基本是手工操作,主要产品为无筋涵管、窨井盖及混凝土等。

正是在这个厂的基础上,1958年合肥市政府投资53万多元在明光路137号筹建合肥水泥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还很困难的时候,国家能够投资这么多钱来建水泥厂,足见当时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合肥水泥厂的一些老工人不无感慨地说。

而这也和当时的国情是相符的。1953年,我国步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保证国家基本建设的需要,我国高度重视水泥建设,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建设了多个水泥厂。数据表明,到1957年我国水泥产量达686万吨,比1952年增长了140%。合肥水泥厂就此“应运而生”。据档案记载,合肥水泥厂建厂初期采用人工搅拌、手搓成球、牛马拉碾等土办法生产水泥,是安徽省水泥厂中最早用土法生产水泥的企业。

1960年,合肥水泥厂的制作工艺改成了更为先进的“两磨一烧”,即生料粉磨、熟料煅烧、水泥粉磨。而这种工艺在当时是国家大力提倡和推广的,因为这种方法具有能耗低、用电少、不用硫酸和可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的优点。但一波三折,正在职工加大干劲的时候,1962年合肥水泥厂又停产了,人员下放。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经过几年的建设和重视,我国的水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60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100万吨。而且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还开发研制了国产水泥制造设备,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但接踵而来是三年困难时期,加上水泥产能的不断增加,1961年,我国开始在水泥行业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了压缩,停建、缓建了一批项目。所以,合肥水泥停产了,但好在第二年就恢复了少量水泥生产。

水泥供不应求

作为国家建设最基本的物资,水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合肥水泥厂一直在对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以期提高产量和质量。例如,在1964年对水泥生产的粉磨,煅烧,烘干三个工段进行改造,更新部分老设备;在1972年又建成4座容量500吨熟料库,完善了熟料运输工艺线,大大提高了水泥的年产量。应该说,在当时国家统配水泥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合肥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为我国城乡基础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当时,国家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急需水泥,市场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针对全国水泥工业的问题,1978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水泥工业的报告》,追加了对水泥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并在新成立的建筑材料工业部专门内设了水泥局,随后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建筑材料工业局,加强了对包括水泥在内建材工业发展的领导。

但即使是这样,水泥依然是供不应求。“我们不仅‘三班倒’歇人不歇机器,而且时常还加班加点开足马力。但来厂里买水泥的车队每天还是排起了‘长龙’;因为我们厂离火车站和汽车站都不远,交通也方便,所以好多人为了搞到几十吨水泥,不惜跑了好多趟,甚至拿着领导的条子来要。”说起当年产品的红火,不少老工人至今回忆起来还是充满了自豪。

这样“抢手”的产品自然给合肥水泥厂赢得了不少荣誉,这个厂不仅多次被评为安徽省小水泥质量先进单位,而且在1984、1985两年连续获得安徽省及合肥市最佳经济效益和文明单位称号。这在当时的企业中是不多见的。

水泥厂有专门的码头

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合肥东部除了合肥水泥厂外,还有一家水泥厂也很红火,那就是合肥大兴水泥厂。

大兴水泥厂位于东郊大兴集,是一家乡镇企业,隶属于当时的郊区乡镇企业局。1976年,合肥大兴水泥厂建成投产,一开始有职工100余名,主要产品是利用矿渣、电石灰、煤渣生产的无熟料水泥、矿渣砌块和水泥瓦等产品。应该说,大兴水泥厂的建设正赶上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大规模基本建设急需水泥的大好时机,但由于当时乡镇企业刚刚起步,加上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等,使得大兴水泥厂建厂初期经济效益并不是很好。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一些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经济责任制的形式在全市开始试行,大兴水泥厂对三个水泥生产车间实行经济承包试点,和承包人签下“军令状”,奖罚分明; 并且对技术人员和重点岗位的操作工进行业务考核、通过培训,造就了一支技术骨干队伍。通过这一系列措施,1985年,大兴水泥厂的产量超计划10%,出厂合格率达100%,产品也被评为安徽省乡镇企业优质产品。

而1985年后也是我国水泥工业又一蓬勃发展期,这一阶段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水泥供求关系矛盾再次突出,但国家缺乏资金投入,在此情况下,包括乡镇企业的各种地方水泥生产企业异军突起,立窑得到爆发性的发展。有数据表明,到1995年的10年间全国水泥产量增长了32996万吨,达到了47591万吨,完全满足了市场需求。因此,这一时间的大兴水泥厂发展如虎添翼,作为我国水泥工业经济主体中的一分子,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不小。

我们可以从两个细节中看出大兴水泥厂当时的强大,一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厂就通过自筹和地方集资等方式,一次性投资1300万元对老生产线进行扩建。1300万元,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二是因为大兴水泥厂在巢湖边上,为了运输的方便,厂里有一个水泥专运码头,现在还有不少当地老人记得那个码头,一旦水泥装好船向外运输时,那场面真是车水马龙,非常壮观。

众所周知,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建设的重要物资,水泥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家才多次在关键时刻大力发展水泥产业。1973年,省建水泥制品厂的合肥中转库的建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档案记载,1975年10 月,国家首批分配给安徽省的6辆K15型铁路散装水泥货车到达安徽,当年就从合肥水泥厂和大兴水泥厂等企业向中转库运送散装水泥,开创安徽省运送散装水泥的历史。而到了1987年,我省各地、市先后正式成立了推广散装水泥机构,在县内主要集镇设散装销售库,建立散装水泥农村供应网点,便利农民购置,使地方小水泥的散装工作得到很大推进。数据表明,1988年全省小水泥的散装量已上升到20万吨以上,而这其中,合肥水泥厂和大兴水泥厂的产品占了不小的比例。

所以我们说,合肥水泥厂和大兴水泥厂这两个合肥东门的水泥企业,为合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真正是起到了“添砖加瓦”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合肥 水泥厂)

(责任编辑:01173)
推荐资讯
日评
分析预测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