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了解到,短期来看,疫情发展和严格防控措施对煤炭生产、运输、需求产生较大影响。部分煤矿难以按原计划复工复产,公路运输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煤炭供应。同时,下游刚需用煤企业库存减少,部分焦化企业被动限产,电厂以保民生为主,后期市场面临原料供给紧张风险。
国有大矿相继复产
地方煤矿时间后延
春节期间,除国家能源集团、同煤集团、陕煤集团等企业的部分矿井正常生产外,山西焦煤集团、龙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企业所属矿井普遍停产检修3天至7天,只预留了保证正常发运的煤炭库存。
当前,国有煤炭企业正响应号召,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支持和加快煤矿复工复产,但地方煤矿和民营企业矿井达产达效尚需时日。
截至2月7日,山西省属70户煤炭企业已经进入正常生产状态,12户煤炭企业正在抓紧筹备复工。截至2月6日,陕西全省恢复生产煤矿46处,产能2.78亿吨/年。截至2月6日,内蒙古鄂尔多斯50座煤矿已复工复产,总产能2.99亿吨/年。山东能源集团在山东省内的41对煤矿全部复工复产,冀中能源集团省内煤矿已基本复产。
从当前情况看,国有大矿春节期间安排检修,但检修时间较短,目前多数矿井已恢复正常生产,是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和煤炭稳定供应的主力军。地方煤矿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时间延后,预计短期内资源供给将相对紧张。
电厂面临库存下行压力
部分下游用户需求减弱
春节期间,国内主要焦化、钢铁和电力企业均维持生产。受疫情持续影响,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等多地电厂库存快速下降,出现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向周边重点煤矿发函要求保供。
据初步分析,造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用煤企业对今年煤炭供应形势过于乐观,年前有意减少采购量,缓签甚至不签煤炭中长期合同,使得企业自身煤炭储备不足。同时,受疫情持续影响,陕西榆林等地区的汽车外运受阻,运输效率降低,地方煤矿停产时间延长,使得部分电厂和钢厂的计划安排落空,出现用煤紧张。
此外,受疫情影响,各省市纷纷延迟企业复工,对煤炭下游钢铁、化工等行业生产、采购影响较大,部分下游用户面临减负荷生产压力,导致需求减弱。
随着疫情保供物资开工率提升,预计电力行业用电需求将出现一定回升。如果短期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业在积攒长时间需求后将相继恢复生产,电力行业极有可能面临短期内需求集中爆发和电煤库存大幅下降的局面。截至2月9日,沿海六大电力集团煤炭日耗合计37.8万吨,库存合计1662.1万吨,存煤可用天数43.9天。
煤炭发运受阻
进口煤炭受限
受疫情影响,部分地方政府对人员、车辆流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控,导致煤炭公路运输、铁路煤炭货源集疏运受到影响。
以内蒙古为例,伊旗、东胜等地区均处于防疫封闭状态,荣通、大城西、吉格斯太、托县嘉和四大煤炭物流园区临时封闭,禁止一切大型车辆通行。据中国煤炭市场网统计,截至2月8日,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公路日销量维持在35万吨左右,较往年同期水平减少50万吨左右。煤炭公路运输受限加剧了局部地区煤炭供应紧张态势,车辆的减少也加快了汽运价格的上涨。
受上游部分发煤站台尚未正式开工及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短期内贸易商发运活动将难以恢复,预计港口调入将维持低位。
以秦皇岛港为例,1月24日至2月6日,秦皇岛日均调入量在42万吨,日均吞吐量为44万吨,与去年农历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6%、15%。近日,大秦线日发运量维持在80万吨至100万吨,处于较低水平。另外,自1月28日零时起,京唐港停止集输港,曹妃甸通用码头除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进出港。受此影响,北方主要港口煤炭库存出现下降。截至2月7日,北方三港库存1116万吨,环比上周下降156万吨,降幅12.2%,其中秦皇岛港库存总量479万吨,比上周下降50.5万吨,降幅11.46%。
此外,受疫情影响,国际煤炭市场交易减少,一些原计划出口中国的货船也转向其他国家。
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均出台了相应措施,从中国前往澳大利亚的船舶将被隔离14天,印度尼西亚则需申报体检。由于国内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数量不足,部分电力用户增加了对3月船期货物的采购。短期内进口煤难以对目前受物流影响而突显的供需矛盾形成有效补充。
(关键字:疫情 煤炭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