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农林建材> 农林建材> 分析预测> 建材

孔祥忠: 新基建助力 水泥效益有望与去年持平

2020-6-22 10:59:26来源:中国建材报作者:
  • 导读:
  •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逐渐好转,各地基建项目拉动水泥市场开始回暖复苏。
  • 关键字:
  • 水泥 有望 持平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逐渐好转,各地基建项目拉动水泥市场开始回暖复苏。4月份以来,西南、华东、华南等地水泥需求量迅速增加,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供需两旺的情况。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水泥行业如今“火爆”的市场,这样的局面会持续多久?下半年运行情况又将呈现出哪些特点?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在接受《中国建材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分析。

合理供给 保证市场平稳有序

孔祥忠认为,4月份西南、华东、华南等地水泥行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西南地区甚至出现短期水泥供货紧张情况,其原因有二:一是去年年底前已开工的重点工程,按正常年份是春节后就该继续复工,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使工程施工停顿,延期两个多月,4月份复工后要赶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同期内工程所要使用的水泥量就有所增多;二是复工复产后,各级政府部门为快速恢复经济,支持新开工项目集中释放,短期内工程对水泥的需求激增。

“供给紧张是短暂的,紧张局面6月份将会缓和。” 孔祥忠进一步表示,5月份开始,南方地区逐步进入雨季,会带来市场需求下降和价格适当回落。水泥产品质量有实效性,不像钢材可以长期储存。短期成倍的需求增量,水泥企业无法做到那么大的产能和产量的储备。水泥供货越紧张,各家工程单位越想多拿货。其实水泥到工地也不是马上就用完,好在多数水泥企业与施工单位进行合理筹划水泥用量的时间调节,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做到有序有量供给。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4月当月全国生产水泥22347万吨,同比增长3.8%。今年1月-4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5.21亿吨,同比下降14.41%,全国累计熟料产量3.88亿吨,同比下降7.36%。

“从全国统计数据看,水泥并没有量价齐升。”孔祥忠表示,西南地区的放量出现了价格提升,是相对于上月的环比涨价,是情理之中,但是与去年的同比基本是持平的。水泥是低价值重载产品,正常情况下是不适合长途运输的,不论汽车运输、还是火车运输,二次倒运和卸车会增加产品费用,会带来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新基建拉动 地域差异犹存

新基建主要是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以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行业来说,城际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以及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工程建设依然是水泥消费重头。

孔祥忠表示,新基建对行业的拉动是长期和稳定的,只是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快慢,水泥消费量有差异,甚至是有较大的差异。从全国看,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尤其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产能严重过剩使得行业效益很难反转。因此,坚持错峰生产和淘汰落后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水泥行业“十四五”的重点。

新基建的内容有助于推动水泥行业的科技进步。孔祥忠认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都是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增加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利用大数据建立企业集团的生产、营销、管理的平台,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市场产能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等,都是水泥行业发展中急需完成的任务。

市场将迎来消费旺季

结合上半年水泥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孔祥忠预测, 下半年随着疫情管控到位和复工复产的推进,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支持下,将会有更多的基础建设工程启动。下半年会有4个月的消费旺季,尤其是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西南地区市场会持续看好,作为上市公司的各家水泥企业的业绩也会显著提高。预计今年全年的水泥需求与去年持平,行业效益也有望与去年看齐。

孔祥忠表示,中国水泥协会今年对市场的把握原则是“保供给、稳价格、强投资、增效益”。“保供给”就是报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产品需求。“稳价格”就是全年平均价格水平与去年看齐。“强投资”就是科技创新投资、节能减排投资、产业链投资、优化结构投资要增强。“增效益”是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企业效益。海螺水泥、中建材水泥、金隅冀东水泥等大集团为行业发展发挥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对水泥行业的关注和支持有力度,各地行业协会也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主动协调市场。大家对今年行业发展信心满满。

(关键字:水泥 有望 持平)

(责任编辑:01173)
推荐资讯
日评
分析预测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