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00多亿元市值,定增融资100.71亿元,收购行业龙头,这样的资本市场“蛇吞象”经典案例,发生在佰利联身上。2016年10月,佰利联正式宣布成功并购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股票简称更名为“龙蟒佰利”,市值一度超过400亿元,造就了年产60万吨钛白粉,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行业巨头。龙蟒佰利步步践行其钛业龙头梦的背后,投射出了公司董事长许刚独到的发展眼光和坚毅的个人品格。
从化工小厂到钛业龙头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大力推行国有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拥有实干精神的企业家,许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98年,焦作市化工总厂股份制改造契机中,许刚被选任公司董事长。改制前的老化工总厂已处于亏损边缘,许刚一上任就面临着对公司发展方向全盘洗牌的重任。
许刚回忆道,“氯氧化锆市场容量太小,企业规模很难做大。硫酸铝单价太低,受制于运输费限制也难有大的发展。唯有钛白粉单价高,不受运费限制,同时市场容量大,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需求增速非常快。”
2002年,他主导老化工厂联合7家单位为发起人,成立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并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2004年至2005年期间,公司主动调整了企业主导产品方向,开始大力投入资金发展钛白粉业务。
尽管早早洞悉了钛白粉的广阔前景,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等难题,仍需要公司持续攻坚克难。
“钛白粉作为精细化工产品,特别是硫酸法钛白粉工艺流程长,参与生产的劳动人员多,难免导致产品质量的波动。”许刚称,记得在2005年刚刚生产金红石钛白粉的时候,产品质量稳定性不好。那时为了确保生产质量,自己就亲任工厂车间主任,与操作工一起跟踪产品生产,了解生产中的难点,同时加强管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波动。
正是这样的一线操作经历,让许刚坚定了要不断拓展技术,不惜投入重金引进各类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决心。公司在引入硫酸法钛白粉黑段的连续酸解技术以及白段的自动包装设备后,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难度,也稳定了产品质量。
2011年7月,公司终于成功登陆深交所,募资净额12.58亿元,步入了发展的新纪元。
眼光前瞻抢行业先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对我国经济冲击较大,也影响到钛白粉市场和销量,公司也未能幸免。当时企业的许多干部建议减少产量,避免库存和更大损失。但我对国内钛白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充满信心,不想失去低成本投资机会。”
许刚回忆称,他多方联系银行筹资近3亿元,逆势而上对钛白粉生产规模进行了扩张。2010年初,公司三期12万吨钛白扩产项目投产之际,钛白粉迎来了发展历史上产品需求持续紧俏时间最长、国内外价格不断攀升的黄金时期,公司也因为把握了低成本扩张先机,一举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上市后,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优势,在2014年至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供给侧改革带来行业周期低谷时,抓住战略机遇,实施了并购四川龙蟒钛业的系列举措,实现了生产规模的又一次升级。
2008年至2010年,公司连续三年成为国内钛白粉出口最大的企业。2016年收购四川龙蟒钛业后,公司占据出口市场份额超过了40%,在硫酸法中的高端油墨专用钛白粉以及氯化法钛白粉中的高端轿车涂料用钛白粉产品,均已广泛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借力资本市场
实现新跨越
如今,龙蟒佰利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钛白粉生产企业,但许刚的目标远不止此。
在2016年10月宣布成功并购四川龙蟒钛业的发布会上,许刚就介绍,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氯化法钛白粉的投资力度,焦作生产基地氯化法钛白粉产能将扩大至30万吨,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合计形成55万吨的生产规模。同时,公司将技改扩建襄樊生产基地硫酸法产能至20万吨,将德阳生产基地维持25万吨硫酸法生产能力。此外,适时在沿海新建3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争取“十三五”期间,公司将达到不低于13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硫酸法70万吨,氯化法60万吨,成为全球第一大钛白粉生产企业。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通过自建扩大生产规模,二是通过资本市场兼并延伸产业链,始终围绕钛做文章。”在做好钛白粉产业的同时,依托氯化法钛白粉全产业链优势适时拓展海绵钛和钛合金业务,满足中国大飞机、航天军工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对轻量化、耐高温、耐腐蚀新材料的需求,实现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许刚表示,资本市场作为资本、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近几年来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公司近几年的良好发展便是资本市场鼓励存量资产并购重组非常好的案例。未来公司也将根据发展实际,谋求机遇对行业上下游进行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从原材料入手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盈利,让企业向健康方向持续稳健发展。
(关键字:龙蟒佰利 钛白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