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这个民生大问题到了该彻底解决的时候了1978年末我国农村人口近8亿,但贫困人口就达到7.7亿。看到当时工业化国家百分之几的农业人口经营的现代农业,还能做到农产品大量出口。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十分明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才能吸引大量富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化经济生产和服务业领域。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才有出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城市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创业。由于受收入较低,没有城市户口,住房困难,孩子不能就近上学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民工进城多以父母进城打工创业,孩子、老人留守在农村家中。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就成为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农民工家庭与幼小儿女骨肉分离生活的特有现象。三十多年过去了,第一批打工族有的已经步入晚年生活。但是相当多的打工族户籍仍留在农村。据2023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城镇常住人口9.2亿,乡村常住人口4.9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22%,而我们的户籍人口城镇率要远远低于实际人口城镇化率,约有2亿人虽然已经到了城市生活,但户口依然在农村。随着农业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更随着城市经济几十年快速发展,农民工进城打工创业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经济潮流。
目前全国农村仍有留守儿童2300万,一般有老人照顾。很多调查报告显示: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身边关爱,孩子幼小心灵就感受到孤独、压抑、自卑、封闭,怨恨父母穷,学习动力不足。很多人由于缺乏社会学视角眼光,没有看到这些不满16周岁农村留守儿童所承受的基于弱势物质基础上的各种不平等待遇,实际上是社会不公,民生发展迟后压在他们幼小心灵和身体上的压力。这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尤其是孩子上学难题已经是远在城里打工父母对幸福生活憧憬中最大的心病。
当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迟迟不能解决的主要难题是:
一是农民工进城打工,尤其是到大城市打工创业的实际收入,扣除生活开销,结余那些钱基本买不起高房价。许多能够租房住的农民工一般居住条件也比较差。
二是即使租房住,接来孩子,上幼儿园,上学不仅开销大,而且一些地方由于农民工买不起房子,城市不给落户口,孩子没有户口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都有难处。我就目睹了北京市一个小学的许多学生由于父母虽然在北京工作多年,甚至也买了房子,由于不能落户口,孩子小升初时不能就地上初中,不得不到天津等外地买房,租房。母亲陪孩子到外地上学,或上民办中学。这对普通农民工来讲是根本承受不起的经济压力。
历经几十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符合规律的转型发展历史阶段。这个时期我国基本发展任务已经不是仅仅追求GDP增长,而要同时解决民生保障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享受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久前我曾经撰文提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面临三大任务。其中提出经济转型发展要同民生改善,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制度这两大任务要协调推进。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到父母身边快乐生活和就地上学,牵涉到百姓安居、教育改革、医疗改革、户籍改革等一系列民生领域重大难题。相信伴随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民生保障制度推进,农村留守儿童这个曾经是进城打工父母一代人的悲剧压力将会妥善地解决。
目前虽然房地产恒大诈骗暴雷,引发许多相关行业债务危机,暴露了资本与权利勾结的贪腐问题十分严重,也会影响经济短期难以走出困境。但是从社会主义事业的践行者看来,也是把握三大任务,从调整重大不协调关系入手,稳定经济;加快民生保障建设;在严惩腐败同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本、权利的约束制度。一方面支持资本发展社会经济,另一方面从法制建设上限制和从严打击资本和权利勾结,不法逐利的腐败行为。很显然包括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内的加快民生保障制度设计,加快数以千万计打工百姓公租房建设,不仅不会拖累中国经济,反而会对增加社会有效需求,推动社会稳定,提高政府执政公信力都会产生积极效果。
最近许多省市放宽了落户口的限制。这些都未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个一代人的家庭生活悲剧创造了条件。上海市规定1973-1999年出生,在工作单位缴纳社保满3年,或大专以上学历可规划落户。同时可优先申请公租房,孩子享受公办教育。实际上公租房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一些城市还没有取消不买房不能落户的规定。当前首要的是像上海那样,只要在城市满三年工作时间,并连续缴纳社保的打工族,让留守儿童到父母身边生活都可以享受公办教育。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拿出系统化解决方案对策,让有留守儿童的家庭悲剧不再继续,让每个中国人家庭都有家人团聚幸福生活。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父母奋斗中最大的幸福感莫过于看到身边孩子开心成长,学有所成。毕竟孩子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关键字:儿童问题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