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实现24.5%的高速增长,但7月出口增速高位回落。
专家指出,7月出口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基数作用。当前,海外需求持续回暖,企业新增订单较好,预计今年我国出口有望实现20%以上的增长速度。
我国出口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其中,出口1.8万亿美元,增长35.2%;进口1.5万亿美元,增长34.9%。
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出口1.82万亿元,同比增长8.1%;进口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1%。
分国别看,美国再次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市场。前7个月,我对美出口3024.47亿美元,同比增长36.9%;对第二大市场欧盟出口2763.47亿美元,增长32.7%;对第三大市场东盟出口2656.61亿美元,增长34.2%。
分品种看,防疫物资出口高位回落。前7个月,包含口罩在内的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同比下降10.8%,而在今年一季度,这一数据为增长40.3%;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速回落至5.8%,而一季度增速为60.8%。
除防疫物资外,其他大类产品出口几乎全面强势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36.3%;家用电器、音视频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同比增幅在30%左右;前期因社交旅行限制遭受重创的出行类商品(箱包、鞋靴和服装等)反弹普遍超过30%。
出口增速高位回落但动能未减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出口增速现高位回落态势。7月出口增速为19.3%,较上个月回落12.9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指出,7月出口高位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基数作用。当前,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出口动能依然强劲。以当前的出口水平看,即便未来5个月,我国出口总额回落至2019年同期水平,全年也可实现12.2%的增长。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我国全年出口增速可达20%以上。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指出,当前我国出口的基本面并不差。7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依旧位于55.0以上的高景气区间;美国Markit制造业PMI持续上行,创2012年4月有数据记录以来新高;此外,欧元区制造业PMI依旧位于60.0以上的高景气区间。全球经济复苏向好,对我国出口有正向拉动作用。
微观方面,从记者调研情况看,多数外贸企业反映订单情况较好,机电企业订单普遍饱和至第三季度,对下半年出口持乐观态度。比如,广东某家电企业今年7月的订单量比去年增长30%以上,企业订单已饱和至年底,微波炉、冰箱、洗碗机均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此外,针对业内专家关注的“订单流出”问题,多数受访外贸企业表示,当前在制造业领域并未出现订单明显流出情况。
去年以来,我国供应链率先恢复,全球需求向我倾斜,海外订单向我国企业集中,这也是我出口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正因此,不少专家认为,海外产能恢复后,订单将再度回流至其他国家,拖累出口下行。
一些制造企业表示,企业在疫情期间开发了较多原本在国外采购的客户,因其高质量的产品和管理使企业有足够信心认为若订单会出现回流,也只会是少数的、有限的流动。
外贸“三重压力”值得关注
调研中,外贸企业普遍反映面临“三重压力”——海运费暴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
业内人士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海外集装箱滞港、运输周转不畅以及港口拥堵成为常态。虽然近几个月疫情好转,但海运市场运力紧张尚未实质性扭转,国际上一些重要港口的空箱堆存量是正常水平的三倍。
成本方面,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外贸企业利润急剧承压。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进口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69.5%,进口钢材、铜材价格上涨约30%,而我国制成品出口竞争激烈,价格提升有限。
汇率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持续走强,今年上半年相比去年同期,人民币兑美元平均升值8%以上。
山东省某食品出口企业负责人说,目前,企业进口豌豆到港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起码三成;海运价格较2019年同期上涨了将近10倍,部分产品的运费已经超过货值。虽然生产成本上涨,但由于终端市场购买力下降,行业“内卷”现象严重,产品在终端市场的价格反而出现下降。
福建省某建材出口企业负责人说,目前,主要原材料大理石、玻璃、纸箱等价格都已翻倍;海运价格已涨至2019年同期的7、8倍;此外,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当前的海运成本令客户难以接受,客户普遍要求暂缓发货,库存积压已是行业普遍现象。目前,行业企业普遍处于亏损运营状态。
(关键字:高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