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钢铁指数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钢铁产业> 管带材> 推荐资讯

发改委: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2022-9-27 7:57:56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 关键字:
  • 发改委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发展有哪些重要变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以来,取得了哪些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26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

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加速融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司长郑剑说,十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符合国情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经验。

“我国交通、能源、水利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有力支撑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郑剑说,我国基础设施工程建筑和技术创新水平不断进步,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加速融合,基础设施领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建立。

据介绍,到2021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4.3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481万公里,分别相当于10年前的1.3倍、1.7倍和3.7倍,水库总库容达到9035亿立方米,高铁、高速公路、电网、4G网络规模等长期稳居世界第一。

此外,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布局更加合理,高标准高品质基础设施比例不断提高。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5%,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率超过98%,民用运输机场覆盖92%左右的地级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宽带、直接通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4%左右,4G、5G用户普及率达到87%左右。

新型基础设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张志华说,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新型基础设施深度植入和赋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据介绍,过去十年,我国移动通信从“4G并跑”到“5G引领”,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已初步建成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北斗导航定位三大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布局建设的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32个已建成运行,部分设施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遥感卫星等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张志华说,智慧设施正在进入千行百业,全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和标识解析体系基本建成;远程医疗、智慧养老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活的便利化水平。

他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统筹规划,指导电信运营企业统筹布局5G和光纤网络建设,完善国家算力网络布局;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弥合数字鸿沟,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重点和建设次序,优先支持建设满足群众迫切需求、对实体经济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型基础设施。

“东数西算”工程初见成效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张志华说,半年多来,“东数西算”工程初见成效。目前,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方案均进入深化实施阶段,起步区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达到60余个,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过110万标准机架,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算力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西部地区数据中心占比稳步提高,全国算力结构逐步优化。

他表示,下一步,将立体化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强化重大工程项目与配套政策的协同、多种政策工具间的协同、国家算力枢纽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的协同、数据中心建设与算力产业发展的协同,以国家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为引领,推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共同打造计算产业生态体系。

“在已布局国家算力枢纽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算力供给站、网络试验线、算力调度网、数据要素场、安全防护盾的一体化建设,构建覆盖全国、多层联动的算力网络体系。”张志华说。

(关键字:发改委)

(责任编辑:01217)
推荐资讯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