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四季度,稳外贸稳外资要如何着手?近日,全国稳外贸稳外资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多措并举打好政策措施“组合拳”,着力抓好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10项重点工作。
承压中显现结构改善亮点
今年以来,外贸外资增长承压较大,增速有所放缓,应如何正确认识目前的外贸外资形势?
“从数据来看,8月外贸进出口数据已出现边际向好趋势,出口值降幅较7月收窄7个百分点。从整体看,进出口增速下降但顺差保持高位。”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今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状况都不太理想,导致我国进出口前7个月数据增速放缓。但是从8月数据可以看出,同比虽然下降,但是环比却出现了增长,意味着外贸呈现温和恢复的态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给稳外贸稳外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是经过一系列稳外贸支持政策的综合措施,以人民币计价,外贸还是实现了微增长,稳外贸基本有成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对本报记者表示,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尤其是拉美和非洲等新兴经济体与中国的外贸业绩仍然可圈可点。“中国产品和中国市场的魅力仍然存在,政治和地缘需求的因素不可能替代全部的经济和市场的需求。”
外资方面的结构性变化显示出生机。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154家,同比增长33%。
王孝松认为,前8个月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33%,体现出外商对于长期在中国投资的信心。同时,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6.8%、19.7%,都是非常突出的亮点。
张晓涛认为,看清外资的变化,既要看规模,也要看结构。今年1—8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9.7%,引资质量持续提升。
“实际投资的企业数量在增加,说明新外商投资法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得到了外资企业的认可,尤其是中国的市场潜力得到了外资企业的高度重视。”张建平进一步解释。
赵永升认为,从外资的来源看,法国、瑞士、德国、英国和荷兰等西欧国家,以及北美国家加拿大,实际对华投资仍然有所增长。
要发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如何找准政策发力方向?
张建平建议,一要继续鼓励有品牌效应、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特别是发挥“新三样”龙头企业的出口带动作用。二要鼓励企业努力拓展“一带一路”伙伴国家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空间,特别是那些和中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RCEP这个大市场应该成为优先考虑的方向。三要围绕着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先行先试,在政策创新和集成过程中,要把已取得的、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相关措施加快复制推广,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竞争力。四要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分享信息,共同控制市场风险,运用好链博会、进博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这些平台展会。
张晓涛表示,稳外贸着力点在于稳定市场主体,对重点外贸企业、龙头型贸易企业、物流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调研,解决其“急难愁盼”问题,并切实解决长期掣肘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体制与机制问题。稳外资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努力解决多头监管、交叉监管等监管过度、“准入不准营”的限制等问题,同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方面,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尤其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在王孝松看来,稳外贸和稳外资,一方面是要稳存量,对于已经在华投资的企业要做好各种服务,改善营商环境,增强其信心。另一方面是要稳增量,进一步降低各种壁垒,扩大制度性开放,去除不利于外贸和外资发展的壁垒。
赵永升也建议,要应对具有挑战性的外贸外资形势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需要实施力度大、幅度大的政策措施,比如加大财政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其在外贸外资上更上一层楼;继续深挖具有外贸外资潜力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对外政经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扶持。
(关键字:四季度 政策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