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钢铁产业> 板材> 推荐资讯

银行理财收益岁末“翘尾”

2019-12-20 8:26:56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12月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已连续两周上涨,并创近9周以来新高。随着年末临近,银行理财收益率能否继续上扬?
  • 关键字:
  • 银行理财

平均收益率时隔7周重回4%以上分析人士认为连涨难现还需谨慎

在收益率持续下跌21个月后,近期,银行理财收益率有所回升。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12月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已连续两周上涨,并创近9周以来新高。随着年末临近,银行理财收益率能否继续上扬?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该如何选择相关产品,以获得相对较好的收益?

 成都理财产品未见明显回升

2018年以来,“跌跌不休”已成为银行理财的常态。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截至2019年11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自2018年3月以来连续第21个月下跌,并创2016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不过,随着12月的到来,银行理财收益率悄然回升。12月首周,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环比上升4BP达4.01%,时隔7周重回4%以上;随后一周再度上涨2BP,达4.03%,创近9周以来的最高水平。

久违的收益回升,令投资者感到惊喜。“银行理财收益拐点是否到来?”成为其最关注的问题。

对此,多位分析人士认为,银行理财收益或难持续上涨。在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看来,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滑,主要受市场流动性和理财转型两方面因素影响。首先,今年以来流动性持续宽松,央行不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其次,银行理财消化存量是转型重点,之前存量产品配置了不少高收益的长期资产,尤其是非标资产,产品到期后需要新产品衔接,非标资产不断压缩会导致新资产组合的整体收益率下行。

“临近年底,流动性压力显现,跨年资金利率上升,预计12月下半月货币市场利率会进一步上行。”刘银平指出,虽然银行理财收益率连涨两周,但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明年初大概率会重回下降通道。

从金融投资报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近期蓉城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暂未出现显著回升,预期最高收益率在4.5%以上的产品仅余个位数。同时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仍在持续下调。

购买切忌超出风险承受能力

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出台,银行理财产品购买门槛降至1万元,此后万元门槛理财产品逐渐增多。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11月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有6023只产品披露了购买门槛,起购金额在1万元以内的产品共2130只,其中31只产品1元起购。

“目前国有五大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超过一半产品购买门槛为1元,与货币基金购买门槛相当,理财产品更加亲民。”刘银平指出。

在此情况下,投资者该如何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以获得相对较好的收益?首先,从不同期限来看,当前银行理财收益多数与投资期限挂钩,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以上周为例,3个月以内、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8%、4.06%、4.15%、4.36%。

与此同时,不同银行间收益亦存在较大差异。截至上周,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平均收益率在4%以上,国有银行、外资银行平均收益率则相对较低,均不到4%。

虽然投资者都想买到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不过刘银平提醒,理财非存款,不能光考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忽视风险。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好不要将资金集中在一家银行或一只理财产品中,在高收益面前要持谨慎态度;其次,还需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以及产品的风险高低,包括产品风险等级、投资方向和范围等,切忌购买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关键字:银行理财)

(责任编辑:01212)
信息导航
钢厂列表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 中文国际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