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8.6%,中小企业复工率达76%,汽车行业企业整体开工率达97%……3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工业基本面初步实现稳定,面对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应对复杂严峻局面的强大韧性与活力,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
打通“堵点”补上“断点”
制造业复工复产,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围绕解决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需求,相关政府部门精准施策,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推动“中国制造”尽快全面恢复生产。
聚焦重点行业,抓产能释放。以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公用事业、春耕备耕、外资外贸、高技术产业等行业为重点,提高复工复产整体效益和水平。目前,钢铁、电子行业员工复岗率均超90%;纺织、汽车、机械、轻工等行业员工复岗率在70%至90%之间;原料药企业复工复产率和主要产品达产率均超80%。
聚焦龙头企业,抓产业链协同。在前期推动51家大型龙头企业和7300多家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基础上,工信部梳理41家龙头企业、379家核心配套企业作为直接日调度的重点企业,目前已基本恢复去年同期生产水平。92家龙头企业共带动上下游40多万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聚焦重点地区,抓基本面稳定。抓好工业大省复工复产的同时,重点解决供应链不畅等实际问题。目前湖北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95%,人员平均复岗率约70%。
总体来看,全国工业基本面初步实现稳定。截至3月28日,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8.6%,人员平均复岗率达89.9%。中小企业复工率已达76%,3月份以来日均升幅在1个百分点以上。
支持支柱类产业复工复产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疫情得到初步遏制后,工信部重点关注汽车等国民经济支柱类产业的复工复产问题,重点从三方面推进。
其一,抓好全产业链协同复工“一个面”。工信部把15家重点整车企业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建立健全包含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以及26个地方工信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截至目前,26个省市1300多家供应链企业已全部实现复工复产。
其二,打通重要物资和人员返岗运送“两条线”。针对国内外整车企业提出将湖北省供应商的库存零部件尽快运出保障生产供应问题,有关部门帮助企业办理运输通行证。针对武汉地区增压器、液压系统、空调等零部件企业员工返岗率低、产能难以满足整车企业需要问题,帮助企业前往全国50余个市县接运返岗人员,迅速提升产能,解了整车企业断供之忧。
其三,聚焦企业生产保障、产品审查、资金需求“三个点”。推出产品自我检验承诺等便企措施,按便利方式累计办理了2000多项产品审查,帮助汽车企业解决面临的第三方机构检测不便以及部分零部件更换供应商无法及时通过产品审查的问题。
截至目前,汽车行业企业整体开工率已由2月19日的60%左右提升到97%,员工复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总体达产率已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
疫情影响是阶段性、可控的
此次疫情对中国工业运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数据显示,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8.3%,企业亏损面达36.4%。在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30个行业工业增加值降幅达到两位数,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冲击影响较大。
随着全国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目前中国工业经济呈现稳步恢复态势。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98.6%和89.9%,比2月23日分别提升15.5个和38个百分点,比3月1日提高3.6个和22个百分点。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工业大省已基本全部开工。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大量中小微企业加快推进复工复产,中小企业开工率已超70%。
3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明显好转,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稳步回升。3月中旬,国家电网旬日均发电量同比下降2.9%,降幅比2月下旬收窄5.6个百分点。机械行业开工率达93%,已开工企业员工返岗率达84%;轻工、纺织行业重点企业开工率分别达90.6%和97.1%,复岗率达91.2%和75.9%。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农资产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消费升级类产品以及半导体分立器件等高技术产品增速较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总体来看,我国具备庞大的产业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巨大的内需市场、充足的政策空间和显著的制度优势。疫情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是可控的,不会改变我们国家持续向好的基本趋势。”辛国斌说。
(关键字:“中国制造”产能加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