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到三年内,行业很难看到希望。”这是继今年3月份记者采访南京钢贸商胡军三后,时隔7个月,胡军三再次向记者表达自己对钢铁行业的观点。此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刚刚发布报告称,9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3.5%,较上月回升3.6个百分点,脱离了8月份创下的近45个月的低点。
虽然,抽象的统计数据显示近期钢铁行业的情况好像在慢慢好转,不过,来自钢铁企业人士和一线钢贸商的感受仍然是:这个十月不会出现“奇迹”。
数据带来的希望
双节期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的一个报告为还在休假的“钢铁行业人士”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不过,在短暂的“乐观”后,钢铁行业的从业人员们转而归于“冷静”。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3.5%,较上月回升3.6个百分点,脱离了8月份创下的近45个月的低点。
此外,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旬,76家重点钢铁企业钢材日均销量较8月中旬上升7.56%,超出年内销量的平均水平。钢铁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在继续反弹。
数据的好转从钢贸终端蔓延至铁矿石上游领域。
记者从钢铁行业了解到,国内钢价从9月6日开始出现反弹迹象。9月7日至双节前,钢材指数从3530元/吨上涨到3800元/吨,半月涨幅接近8%;唐山普碳钢坯从2690元/吨上涨到3130元/吨,涨幅达到16.3%;而矿价涨幅更为惊人,普氏指数从88.5美元/吨到106美元/吨,涨幅高达19.7%。
钢贸商们的无奈
来自一线钢贸商们的态度证实,自9月份以来,行业中就出现各类利好的传言,这些或真或假的“消息”直接刺激了钢贸市场的“反弹”。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9月份以来涉及到钢铁行业的利好消息不少。9月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集中公布多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投资约7000亿元。9月7日,发改委又批复了13个公路建设项目。
据业内人士粗略测算,轨道交通每投资1亿元,可消费钢材1.12万吨,7000亿元投资将拉动钢材消费量约7800万吨,而此次发改委批复的铁路公路项目总用钢量为7870万吨左右,占2011年国内总用钢量6.8亿吨的11.5%。发改委的连续动作,或许可以被看做钢铁行情峰回路转的直接原因。
但是从过去半个月的市场情况看,钢铁企业和一线钢贸商们都处于无奈的“观望”状态。
“即便有政策支持,钢铁行业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钢贸生意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利润点,这些都难说。我们刚从钢铁行业里拔出一只腿,不能一大意又整个陷了进去。”上海一位钢贸商老板说。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份,记者在南京钢贸圈中摸底调查时,就有一部分钢贸商因钢贸利润越来越低而选择退出这个行业。
10月银行“输血”困难
相比较钢贸商们的谨慎,钢企们却相对忙碌,一直在行业内行业外“折腾”着。
双节前,宝钢股份公告确认,公司旗下一个投资140多亿的钢厂因亏损宣布停产。几乎同一时间,卖过猪、进军过家政服务业的武钢股份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收购德国钢铁业巨头——蒂森克虏伯公司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团。节前,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时,公司工作人员用了“首次进军国外技术领域”这样的词汇来描述此次收购。而来自武钢股份内部的一名人士则直言,“钢铁行业短期难以恢复到从前,公司也在寻找其他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上的和其他行业上的。”
一退一进,两家巨头钢企似乎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钢铁行业的形势做着各自独特的说明。而说明的背后都在暗示,钢企在不停地改变以适应这个“积贫积弱”的市场。
“钢贸企业的应对措施,已经可以证明这个行业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好的。现在钢铁行业最重要的是减少产能,扩大需求。” 对于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北京一名钢铁行业研究员给出自己的意见,“近期国内钢价市场确实出现了一轮反弹,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导致整个行业的生产状态再次重蹈覆辙,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该名研究员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10月份后,银行还贷期开始出现,钢铁行业想要从银行获得“输血”开始变得困难,钢铁行业想要在未来几个月中继续“恢复”可能有些困难。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奇迹”在远方。现在钢价的些许回暖,不代表行业整体回暖,所以,那些期待,“熬熬便过去”的同志们,或许未来将更难过。而那些看清形势,寻求改变的,未来才会一片光明。
(关键词:钢贸商 钢铁行业 钢铁行业P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