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Power日前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的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已经明显拉近了与国际品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该报告中同时预测,到2018年,中国市场新车质量水平将与美国看齐。
该项调查确实反映了部分自主品牌车型已经在品质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管怎么说这是好事,让一直在为自主品牌车型质量担心的消费者舒了一口气。但是,质量的提升并不意味着销量的增长。今年,自主品牌依旧没有走出颓势,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技术、市场、品牌以及品质等方面,通过转型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自主品牌车企的日子更为难过,其技术、品牌等短板也更显突出。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品质是否已经得到了提升,只要仍没有让消费者感到信任,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就不会自动转移到自主品牌头上来。长期以来,由于在低端市场待的太久,自主品牌价低质次的印象已经形成,品牌力不佳更是自主品牌“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
因此,品质提升要想转化为消费者的认可,还要品牌先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自主车企又应该如何打造出让人信得过的品牌呢?从事汽车行业的人肯定听说过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历史。当年日本汽车正是从各种细节入手,并全面提高了品质,才最终在美国市场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品质提升的背后往往是成功的战略转型。而支撑这种变化和转型的,只能是暂时放弃原来对销量、市场份额以及排名的过度追求,将目标转移至提升品质上。谁都能看得出来,中国汽车的短板目前是品牌力不足。知易行难,因此我们还是要潜心修炼品质,只有产品质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品牌才会随之有大幅提升,进而带动销量的突破。
(关键字:中国汽车市场 自主品牌 乘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