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汽车一样电梯也能买保险,成都市采用新模式为安置小区电梯购买保险。近日,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天府街道作为成都区县首批试点单位,就“水沐怡境”、“学府芳邻”安置小区51部电梯“维保+维修”项目正式签约中国人保财险成都分公司,开启了安置小区公共设施“保险+服务”综合治理新模式。
据了解,该模式是通过保险公司参照车险模式与物业服务公司、电梯维保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将电梯日常维修保养交由保险公司监督,将电梯维修定损、人员伤害赔偿纳入专业保险赔付范围。
引入电梯安全综合保险的必要性
安全责任保险产品的功能不仅是事后赔偿,更重要的是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目前,电梯安全管理面临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资金不足、维保质量难以控制、应急救援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市场上的电梯安全责任险产品普遍没有在上述方面提供解决方案。为有效降低电梯故障带来的风险,有必要引入新的电梯保险机制,即“保险+服务”的电梯安全综合保险。
有利于各方降低电梯运行风险。一方面,为降低承保风险,保险公司可委托专业机构对参保电梯的使用状况、维保状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督促物业公司和维保单位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否则可惩罚性提高物业公司的电梯参保费,扣发维保单位的维保费,由此引导物业公司和维保单位自觉加强管理和维护保养。对存在较高事故风险的,同时抄报当地政府有关监察机构,有利于及时降低潜在事故发生率。另一方面,一旦发生电梯故障,特别是涉及大额资金的故障,保险公司第一时间上门检查、定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理赔款到位,大大缩短电梯维修周期,在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同时,也减少了对业主正常使用电梯的影响。
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业主合法权益。一是消除维保监督盲区。通过保险公司组建或聘请专业技术队伍进行抽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业主和物业公司因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对维保质量进行有效监督的不足。二是维修价格公开透明。三是以保险公司理赔的方式列支电梯维修费,节约了业主的住宅维修资金,有利于住宅维修资金专款专用。
有利于维保行业优胜劣汰。通过对维保单位的技术力量、日常维保质量、故障处置能力和工作效率进行日常监督,保险公司可根据其承保风险,选择口碑较好的维保单位进行合作,运用市场化手段挤压不符合要求维保单位的生存空间,促进优胜劣汰。
推进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
实现“事前自动预警、事中安抚与处置、事后分析追溯”。一方面当电梯发生故障时,通过轿箱内一键报警至电梯应急救援联动平台,及时通知救援,同时可对被困乘客进行音视频安抚、避免出现恐慌;另一方面,系统通过对电梯运行数据分析,监测出电梯潜在隐患并自动“呼救”,通过维保单位针对性维修,消除隐患。
这样一来,不仅可将定期维保改为动态维保,还可以降低人工检查的失误率,大幅提升电梯故障维修的及时性、针对性,全面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电梯行业洗牌正在继续,电梯产业结构调整应该聚焦电梯后市场持续发力,从过去的制造业为主,调整为制造与服务业并重,再进一步调整为以服务为主、制造业为辅,拉动行业向服务转型。同时,建议行业领导和监管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出台与之相关的指导性意见,推进电梯监管新模式,重构监管格局,引入保险机制,实现传统监管向数据监管、点位监管向全覆盖监管、事故处理向故障预防转变的创新监管新模式,实现电梯维护保养向高质量目标发展。
(关键字:温江区采用“保险+服务”新模式,以服务为主,制造为辅,拉动电梯行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