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冶金原料> 炉料> 国际资讯

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在结构调整下实现再平衡

2016-6-20 8:16:04来源:中国冶金报作者:
  • 导读:
  • 全球产能过剩、结构调整举步维艰、生产经营困难……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乃至全球钢铁行业,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 关键字:
  • 钢铁 结构 调整 再平衡

全球产能过剩、结构调整举步维艰、生产经营困难……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乃至全球钢铁行业,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怎样解决?钢铁企业哪种“走出去”的方式更具优势?全球兼并重组浪潮是否再现?钢铁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怎样提高?带着以上问题,日前,《中国冶金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

钢企国际化的三条路

《中国冶金报》记者:中国钢铁企业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是必然的趋势。在中国钢铁行业和中国钢铁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您有怎样的建议?

埃德温•巴松:目前,在全球的钢铁产能中,2/3的产能在钢铁制造国被消耗,另外的1/3在全球范围内流通。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想走国际化道路的企业来说,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在本国市场的优势,要把本地市场当成钢铁消费的基础。因为在当地市场销售,一般情况下具有成本上的优势,企业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也更加忠诚。

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要在地区标准不同、消费者需求不同、长距离运输成本等方面做出全面考量。

钢铁企业全球化有3个途径:一是直接将钢材产品卖到国际市场,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二是通过客户实现全球化,即钢企在本国市场将钢材销售给下游企业,如汽车、机械企业,然后再由下游企业出口到国外,这种模式类似于间接贸易,虽然过程会有一定困难,但从长期来看是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一种方法;三是本国钢企通过与其他国家钢企合作,从而开拓新的市场需求。

目前来看,中国钢企普遍采用第1种模式,即把产品直接销售到国外市场。但是,这种模式导致了很多贸易摩擦。第2种贸易模式需要搭配国家层面的利好政策,比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很好地将中国钢铁产品与其他产品绑定在一起,从而推动了中国钢材产品走向世界的步伐。

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从未结束

《中国冶金报》记者:产能过剩是全球的一大难题,您能否通过对欧美、日本结构调整的分析,对中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提出建议?

埃德温•巴松: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调整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提高自己的效率,某些钢厂要被关停,某些钢厂的某个部分需要被重组。首先,调整涉及到技术层面的问题;其次,钢厂关停的同时,尽可能不给消费者带来不良影响;再其次,钢企如何为转岗职工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中国目前已经到了结构调整的门口,根据欧洲、美国、日本1970年~1990年结构调整的案例,我总结了5点经验。

第一,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引导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钢铁行业协作制定行业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很重要的。历史上成功的结构调整,都是在政府引导并消除影响市场有序转型的障碍后取得的。结构调整后,不仅行业的生产效率不会下降,而且其竞争力更能够得以保持,甚至提高。

第二,应该从行业法规的角度确保最优秀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不应该补贴效率低下的企业以帮助其勉强维持生产,确保低效的企业生存下去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有些钢厂的设备仍能维持生产,加之一些经济方面的考虑,淘汰落后企业阻力重重。但是,只有淘汰落后企业,才能保障市场稳定有序运行。对国家来说,保留最优企业才能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行业结构调整退出门槛的阻碍应被及时、有序地消除。如果行业退出机制门槛很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钢企关停的脚步。这主要是受到来自用工、环境、兼并与重组等方面的阻力,以及钢铁行业产能退出时员工安置对社会的影响。

第四,政府应制定社会保障支持措施,降低结构调整产生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后续影响。例如,在员工转岗再培训、员工安置等问题方面,政府应出台一些保障措施,并跟踪措施的实施,以保证结构调整的顺利落实。

第五,应该对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计划进行公布,进行跟踪直到付诸实施。

当下,中国正处于结构密集调整的一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行业结构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结构调整从未结束,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市场始终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高效的企业会持续取代落后企业,市场竞争将使得优质企业得以健康发展。

《中国冶金报》记者:目前,全球钢铁行业形势低迷,是否会出现比较大的跨国兼并重组浪潮?从欧美兼并重组的经验看,您认为有哪些关键点需要提醒中国钢铁企业注意?

埃德温•巴松:在大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中,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住金、河钢集团是比较成功的。同时,有些兼并重组是将整体规模缩小,专注于最擅长的业务领域,也非常成功。例如奥钢联集团的规模小,但专注于两三个擅长的钢铁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从大规模兼并重组方面来看,目前的兼并重组已经出现了9000万吨级别的联合企业,更大规模级别兼并重组的企业是否会出现、更大规模的联合企业是否能成功还是个疑问。

所以,在兼并重组的策略上,没有所谓的对与错,重要的是看哪种方式对公司整体的战略更有价值。

当然,大规模产能的钢企与几百万吨产能的钢企的总体战略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于大型企业,由于量大面广,要接触大宗商品市场、当地的市场,生产成本也会比较透明,所以,要在竞争力上更加超前;对于小型的钢铁企业,由于专注于擅长的领域,盈利性会更强。

此外,还有一种兼并重组的方式就是钢铁企业并购下游用户企业,例如汽车、机械行业的企业,这种产业链上的兼并重组与钢企间的并购重组的运营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德国蒂森克虏伯兼并了电梯和高层建筑企业,进入了新领域,现在电梯业务是其最盈利的业务板块。

所以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是与时俱进、永无止尽的,其出发点是看兼并重组是否符合自己企业的发展战略。

竞争力是保持运营效率的核心

《中国冶金报》记者:全球行业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和企业提高竞争力的路径有很多,您认为哪个方面更加重要?特别是,您认为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应当如何应对?

埃德温•巴松:提高钢铁行业的竞争力有多种路径,如多元化、改善品种、满足用户需求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但是,钢铁企业如何保持其运营的效率,是钢铁企业竞争力提升最根本的出发点。

钢铁行业要与其他行业竞争,钢铁企业要与本行业企业竞争,首先要确保本行业、本企业的竞争力。在这方面,我们有几件事情可以做,如淘汰落后、老旧、效率低下的设备;培训钢铁企业的员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检测工艺流程,控制产品质量……这些都可以有效确保运营的效率,为下游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只有运营效率的竞争力得到确保,钢企才能在其他方面更好地发展,如多元化发展、产业链发展等。

中国钢铁行业和企业目前处在去产能和再平衡的过程中。其一,向外部发展方面,钢材进口国自身的钢材产量也会增加,中国钢企将失去一部分国外市场。大规模出口并非是长久之计,要有所转变。其二,对于大产能的钢铁厂,应该着力耕耘本地市场,服务好本地市场,这也是消化产能的过程。其三,通过与下游用户合作,在当地市场生产成最终产品,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钢铁是工业领域的食粮,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是缩小产业规模,扩大相关领域,还是兼并重组……这些都需要权衡,需要在战略层面思考探讨。

但无论如何,在结构调整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这是第一位的。

(关键字:钢铁 结构 调整 再平衡)

(责任编辑:00185)
推荐资讯
行业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冶金原料产业频道: 炉料 | 铁合金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830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