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各国得益于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公路、机场及办公大楼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带动钢铁需求强势增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曾预测,在“一带一路”沿线,年消费量超过50万吨的有31个国家(或地区),其中东南亚和中东是未来钢材需求增长的主力,另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是印度。
今年上半年,东盟6国钢消费总计3928万吨,同比增19.3%。越南和菲律宾表现强劲,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恢复良好,马来西亚增幅更是超预期。越南钢表观消费量1139万吨,同比增幅37.2%,为6国中的最高。其次是菲律宾增29.6%,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增幅均在10%以上,但新加坡降逾40%。需求增长使东盟6国钢材产量和钢进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东盟钢材产量1651万吨,增21.3%,其中长材1285万吨,热轧扁平材366万吨,同比分别增22.9%和16.2%。钢进口增13.1%到2681万吨,出口降7.6%到404万吨。
在推进消费改革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撑下,印度的钢铁需求预计将在2016-2017年间呈现稳定增长。今年4-9月印度钢材消费4098万吨,同比仅增3.6%。全年将增5.4%,2017年进一步增5.7%。印度政府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巨大投入,加上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提供低成本住房计划,到2020年,印度将成为“一带一路”31个国家中钢材缺口最大的国家,钢材需求缺口将超过2000万吨。除默迪总理计划到2022年要建3000万套负担得起的住房外,电力输送项目也将支撑钢需求,政府计划到2030年人均用电量将大幅提高3倍,不过项目启动后约9个月其对钢供应的拉动才能显现。即使目前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消费低迷,但印度钢厂对国内钢需求依然充满信心。
东盟需求的强劲增长给中国钢铁出口带来活力。世界钢铁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钢铁总出口量为4.62亿吨,同比增长1.6%,再创历史新高,中、日和韩对全球钢出口贡献最大,约占全球总出口量的40%。中国大陆依然为第一大钢铁出口国,2015年出口量为1.12亿吨,同比增长20%,占全球钢铁贸易量比重为24%。在2015年中国钢出口量中,对亚洲地区的发货最大。为7964万吨,同比增长23.5%,占总出口量的71%;其次是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地区,出口量分别957.5万吨、955.6万吨和943.0万吨,占总出口量比例分别为9%、8%、8%;对北美地区出口333.4万吨,占总量3%;对大洋洲出口85.1万吨,占比1%。
越南、缅甸、印尼、菲律宾等国家都有巨大的发展需求,但其本身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钢材供应不足,这就给中国的钢铁出口提供了空间。东盟钢进口主要来自中国,中国占其进口总量的53%,今年前9个月,东盟自中国进口2836万吨钢材,同比增20%,而去年全年进口3187万吨。
东南亚是中国出口量增长的最大推动力,约占其去年增长的三分之二,且几乎是今年增长的全部来源。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对东南亚10个国家的出口量占钢铁出口总量的37%,与一年前的32%及5年前的20%相比均有所增长。2015年中国对东南亚11国出口总量达3460万吨,是2006年的5.2倍,占出口总量的43%,较2006年的27%增长了16个百分点。
(关键字:东盟 印度 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