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国家气象中心最新预测预报结果,12月1日-3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发生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此前,北京市也发布了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11月30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重污染天气等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污染物排放总量还远超环境容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是我国重化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占全国7.2%的国土面积,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钢铁、焦炭、电解铝、平板玻璃产量均占全国1/3以上。此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公路货运量占货运总量的86.1%,柴油车污染已经成为交通领域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同时,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组织专家会商,对12月1日-3日污染过程的来源成因进行解读。专家解释,一股携带沙尘的冷空气在11月27日掠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的污染在11月28日出现明显缓解,而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的污染尚未被有效清除。
不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2013年实施以来,各地在持续推进火电超低排放改造、“煤改气、煤改电”、“散乱污”企业整治、燃煤锅炉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工作成效。在同样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今年入秋以来污染严重程度相比过去三年同期降低。
(关键字:生态环境部 排污量 环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