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重工业城市,邯郸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坚持“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2012年至今,全市累计压减钢铁产能30%,格力邯郸(武安)中原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青岛海尔物联智能制造、中船重工氢能装备制造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进驻,助力邯郸经济实现了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由旧变新的华丽转身。
武安市面积仅1800平方公里,却有16家民营钢铁企业,钢铁去产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让不拆炉子的出钱,拆炉子的得到补偿。”2016年,该市创造性地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县级产能交易平台,用市场手段倒逼企业去产能,形成企业间“去产能共同体”。
“在去产能上,邯郸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定不移。2012年至今,全市钢铁压减产能30%,力度非常大。”邯郸市市长张维亮介绍,邯郸曾经以钢铁、煤化工等传统行业为主,这些行业鼎盛时期曾占据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一大半。邯郸产业结构单一,呈现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对此,邯郸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钢铁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5家减少到现在的17家,退出煤矿13处,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900万吨、炼钢产能1512.6万吨、煤炭产能683万吨、焦炭产能1033万吨,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3万多家。
有“去”还要有“增”。通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邯郸产业调整向着调优、调绿、调新、调强稳步迈进。2012年以来,邯郸市狠抓项目建设,每年开展两轮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集中观摩活动,累计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29个,集中签约998个,集中观摩1316个。在新上项目支撑下,邯郸经济在2016年迎来拐点,连续3年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一期竣工投产的格力智能装备基础件项目在武安市生根,将打造世界一流精密铸造基地;中建集团在魏县投资建设的5.0中性硼硅药用玻璃项目,不仅将打破国外的垄断、降低成本,还将推进国内医药包装材料标准提高;广州高新兴警用机器人项目落户冀南新区,使得邯郸成为全国首家机器人之城,人工智能产业成为城市新名片。一批批好项目、大项目的引进为邯郸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产业布局上,邯郸市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帮助指导下,确立了“532”主导产业。优化提升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大现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安防应急、电子信息和网络两大未来产业。为此,邯郸市谋划了总投资3290亿元的300个重点项目。同时,每个县(市、区)打造1至2个县域特色产业,全市共打造33个县域特色产业。
(关键字:河北 邯郸 钢铁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