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10月刚履新的山特维克工程机械全球总裁高定贵来说,他面临的是宏观形势上的“两难”选择:一方面,中国经济经历了年初的相对低迷期之后,逐渐进入了回暖通道,尤其是,PMI(采购经理指数)也连续站稳在50的“荣枯线”以上;但另一方面,就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却有产能过剩、出口受阻等隐忧。
“投资总伴随着风险。”日前,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采访,高定贵却显示了不一样的从容和信心,“中国市场仍充满机遇,山特维克非常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
事实上,山特维克集团总裁兼CEO范圣德去年10月就曾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过去十年,我们在中国业绩的平均增速超过25%。目前,中国已跃升为山特维克第三大市场。”
不过,机遇的背后,山特维克在中国市场不得不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更好地“本土化”、更好地展现中国市场的策略、更多地寻求与经销商的合作,或将成为山特维克中国下一步的思考方向。
借山宝:加速”本地化“
作为山特维克集团的核心业务,山特维克工程机械主要提供整机设备、钻具、解决方案和服务。和很多跨国企业一样,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这家拥有超过150年历史的企业把中国市场看作经济危机后重新起飞的跑道。
2008年底,山特维克在上海投资建造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矿山工程机械装配中心。2011年,山特维克完成在华的第一次重大收购—上海建设路桥80%的股份及知名品牌“山宝”所有权。
“山宝”是中国第一个通过欧盟认证的本土破碎机品牌,每年出口2000万美元产品。经历了近两年磨合期,山宝正逐步成为山特维克在华的战略侧重点之一。
“从全球范围看,山特维克更多地是专注高端产品研发、销售,相对而言,在中国或世界其他地方,中端设备市场的"力量"相对薄弱。随着高端市场的逐渐饱和,中端客户群正成为我们新的追求目标。”高定贵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端市场恰恰是山宝的优势。这也是我们现在的宝贵资源之一。”
高定贵特别强调,山宝是独立运作的品牌,不会与集团产生内耗,而更多的是合作和“优势互补”。同时,一旦条件允许,山宝将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又一个重要品牌。
“山宝产品将来不会仅局限于中国市场,一旦有合适的市场机会,我们都会推广山宝的产品。同时,山宝本身也有自主研发能力,这让集团可结合两方面的优势。”高定贵说。
在高定贵的理念中,山宝的市场地位、现代化制造设备、有竞争力且低成本的产品、发达的分销网络将进一步成为山特维克了解中国的“窗口”,更有利于山特维克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
看细分:抓建筑市场机遇
细分市场是高定贵注重的另一个方向。因为,在他看来,对行业的进一步细分,将让山特维克成为更全球化的公司。据本报了解,在细分领域,山特维克在破碎筛分、钻爆上比较强,未来,该公司还会拓展与之相关的其他细分市场。
其中,建筑市场将成为高定贵新战略的最重要领域。“全球建筑市场中,中国不是最强的市场,但长远看,中国理应成为份额最大的市场。”高定贵分析,未来建筑市场的发展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会有很多的机会,如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同样的道理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同样有建筑市场的机遇。
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的还有破碎筛分市场。“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将是山特维克未来关注的重点。”高定贵说,移动破碎项目有很多好处,更适合于承包商。比如,它可以成为租赁市场的“一员”,因为可能会有短期的隧道、坑口、公路沿线,用短期租赁的方式,更容易为各方接受。
(关键字:山特维克 工程机械 钻具 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