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江水缓缓北去,木船在渡口悠闲往来,两岸吊脚楼古朴自然,四周群山苍翠葱茏……这是渝、湘、黔交界处清水江畔,茶峒、洪安古镇的迷人景象。很难想象,过去因对矿产的无序开发,如诗如画的清水江曾一度被污染成了“黑水河”,难见鱼虾踪影,“边城”居民饮用水困难,连河水浇灌庄稼也难有收成。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湖南花垣县、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的结合部是我国锰储藏量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锰三角”。“开锰矿、发锰财、猛发财”一度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写照,大大小小的锰加工厂林立,污染十分严重。原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对“锰三角”的调查显示,当地企业所排废水中铬、锰、氨氮等超标,其中铬、锰最高分别超标180倍和30倍。在清水江上摆渡多年的黎中正告诉记者:“那些年,整条江都黑的,用毛笔蘸水可以写字。”镇上的居民回忆说:“污染严重时,江里的水臭气熏天,皮肤沾到还起疮。”
2006年,“锰三角”污染问题被国家环保总局、监察部列为当年首批挂牌督办案件。有关部门会同地方政府,实施跨区域整治,对污染严重、整治无望的企业进行取缔、停产治理或限期治理。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这个贫困县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承受每月财政直接减收8000万元的阵痛,对全县18家电解锰企业、83家锰粉厂、27家锰矿开采等涉锰企业进行全面停产整治。在关停后,经过科学规划论证,决定把电解锰企业重新整合重组为7家,关闭83家锰粉加工企业,然后投入10亿元,按新型工业的要求重新布局建设,集中建5座符合环保标准的电解锰渣场,对废渣集中处理。经改造后,秀山的电解锰企业,环保水平和生产工艺都大为提升。
重拳治污使渝、湘、黔结合部的生态逐步恢复,“锰三角”变成了“秀三角”。沈从文笔下“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的景象,又回到现实中来。记者行走在清水江畔,随处可见古镇居民在江边洗衣、淘菜,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用相机留下“边城”美景。据环保部门监测,“锰三角”地区主要河流断面总锰、氨、铬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大为降低,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
然而,曾经“一锰独大”的贫困地区如何走出“黑色GDP”怪圈,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秀山县委书记代小红说:“走大招商、大工业、大开发道路的结果是得不偿失,武陵山区是重要的"绿肺",生态就是最大的优势,围绕绿色经济、生态民俗旅游做文章才能可持续发展。”在通盘考虑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后,秀山县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消费品工业,以16个专业市场为载体打造武陵山区物流高地,以“边城”为依托融入秀山—凤凰古城—张家界(000430,股吧)—梵净山“大武陵”旅游圈。
金银花产业是秀山挖掘资源优势打造生态经济的典范。近两年,秀山依托全县30万亩金银花基地,建设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的生产线,一举改变了长期卖原料的状况。目前,全县已有近20家金银花深加工企业,不仅金银花不愁卖了,而且正在延伸成为一项年产出百亿元的产业。
一些被关停的锰加工企业也在寻求绿色转型。曾经的锰矿老板吴家诚2011年与国家林科院合作,转行种植在化工、医药等行业广泛应用的多刺皂荚,通过流转农地和农地入股等方式,建立300亩育苗基地,并在锰矿采空区发展了1500亩种植基地。他给记者算账说:一亩地至少产120斤皂荚,按每斤60元计算,一亩地的产值在7200元以上。在锰矿采空区种植多刺皂荚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恢复采空区的生态,治理石漠化,防止水土流失。
吴家诚说:“多刺皂荚的收益不亚于开锰矿的收益,农民还欢迎,我这个过去"发锰财"的老板现在要发"绿色财"了……”
(关键字:锰 矿产 锰矿 电解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