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冶金原料> 铁合金> 上下游动态> 有色

有色金属中国因素依然强劲

2014-1-23 9:58:23来源:中国有色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面临一个问号:未来中国有色金属需求形势如何?有观点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驱动力量逐步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致使资源性产品消费强度弱化,并由于整体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未来有色金属中国因素风光不再。
  • 关键字:
  • 有色金属 资源产品 资源储备

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面临一个问号:未来中国有色金属需求形势如何?有观点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驱动力量逐步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致使资源性产品消费强度弱化,并由于整体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未来有色金属中国因素风光不再。受其影响,资源产品国家出口景气急剧下降,全球有色金属行情呈现漫漫熊市,这是不对的。实际上,由于下阶段消费强度提高和国民经济的继续快速增长,全球有色金属中国因素依然强劲,铜、铝、锌、镍等有色金属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有关部门应当未雨绸缪,多项措施保障未来原料需求,并进行环境保护。

未来有色金属中国因素依然强劲,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推动:

消费强度趋向提高

2013年,尽管遭遇经济减速冲击,中国有色金属需求依然保持增长态势。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13年全国10种有色金属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增长9%左右,超出整体经济增长水平。预计2014年中国10种有色金属需求增幅有可能达到10%,增速有所提高。如果放眼更长时期,未来10年之内,中国有色金属消费强度,即单位GDP所消耗的有色金属数量还会提高。

今后中国有色金属消费强度趋向提高,主要是受到史无前例大规模城镇化影响,由此产生以下几个因素的强劲拉动:

首先是房屋建设结构的巨大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伴随城镇化的发展,数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由此产生大量农村住房向城市住房的转换。此外,全国城市普遍展开棚户区改造与危、旧房改造,也会使得大量旧房转变成为新房。这种新旧房屋的转换数量,全国会有数百亿平米之多。众所周知,过去的旧房,包括一线城市旧房,多为砖木结构;广大农村地区,甚至还有许多土坯茅屋,使用有色金属材料极少,不过一些电线而已。而今后的新房建设,基本为钢筋水泥结构,还有一些钢结构建筑,广泛使用与有色金属紧密相关的铝合金、不锈钢、镀锌板等新型材料进行内外装修,配套大量家用电器、厨卫用具与家具,单位建筑面积所增加铝、镍、锌、铜等有色金属数量,比较旧房建筑会有数十倍之多。

其次是交通道路的巨大改变。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势必产生规模巨大的物流与客流需求,要求交通道路有一个更大发展。此外,以往建成使用的陈旧交通道路设施,也有很多需要更新改造,一般而言,今后新建设的交通道路设施,将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立体道路(架空、地面、地下)为主,以往的普通道路有很多将要转变成为快速通道。而快速通道建设所需要的各种有色金属数量,也是普通道路难以比拟,譬如目前每公里高速铁路所耗用的有色金属材料,比较以往普通铁路要高出许多。这种交通道路结构的巨大改变,意味着今后交通道路设施建设过程中,所增加的有色金属需求也是巨大的。

三是出口贸易结构的巨大改变。进入本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10年内,中国外贸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完成了由轻纺产品出口为主向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以往"衬衫换飞机"的外贸格局,正在转化为"高铁换石油"。据海关统计,2013年全国外贸出口总值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已经上升至57.3%,呈现不断攀升态势;而轻纺产品(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则降至21%。随着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高速铁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动,对于中国相关机电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并由于中国机电产品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优势增强,今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拉动单位GDP的出口增长中,金属及能源消费强度增强,需要更多的钢铁与能源支撑。

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许多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仅非洲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明显短缺,亚洲国家也十分短缺,即便欧美等发达基础设施则亦已老化,全球高速铁路建设更是刚刚起步,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未来10年将是全球高铁等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的黄金时代,势必产生对于中国工程外包、机械设备及各种钢材的旺盛需求。预计今后中国粗钢(钢材折算)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量,每年过亿吨将会成为常态,峰值时有可能达到2亿吨,甚至更多。

四是农业耕作方式的巨大改变。城市化与农村人口进城的结果之一,将是农林牧土地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由小农耕作经营方式向大机械化经营方式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势必派生出规模巨大的农林牧业机械需求,有许多还是大型机械。由此看来,今后第一产业单位产值中的金属、化工、能源需求数量也会迅速增多,显着增强未来大宗商品消费强度。

五是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今后一段时期,还是中国信息化的大发展时期。信息化及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了国民经济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建设所必须的各种装备,无论是电子产品、传输通道等,都要消耗有色金属材料。因此,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势必成为推高有色金属消费强度的重要引擎。此外、今后航空航天产业的更快发展,军事工业的更快发展,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等,也都会明显增加有色金属消费需求。

由此可见,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结构、需求结构、生产结构、贸易结构、技术结构等,与以往会有很大不同,都会进入更高阶段,由此决定了中国有色金属消费强度提高的大趋势。

中国8%左右的经济增速

还会持续30年

在有色金属消费强度趋向提高的同时,今后中国经济增速也将保持较高水平,不会有太多回落。确实,由于中国人均收入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以及后发优势的支持,中国8%左右的GDP增速,还会再持续30年时间。

有关资料显示,尽管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其人均收入还只相当于日本、新加坡5、60年代水平,与美国相比更是差距悬殊,不足其四分之一。现阶段我们无论是在人均食品消费、医疗教育、福利保障,还是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预计我们还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这些差距就是巨大需求,意味着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深厚发展潜力。

一方面我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引进当今世界已经成熟的技术与产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形成所谓"后发优势",以此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动力来源。因此中国完全有可能再获得30年的快速增长。林毅夫的观点没有错。

总之,受到上述消费强度提高与国民经济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这两个方面的推动,未来有色金属中国因素依然强劲,消费峰值时10种有色金属需求量(含直接出口)有可能达到1亿吨规模,也是目前消费量的1倍多。重要有色金属产品中,铜、铝、锌、镍等产品消耗都会大大高出目前水平。

未雨绸缪多方面满足原料需求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均资源量较低的国家,以及国内节能减排的需要,对于有色金属(包括冶炼原料)进口依赖性很强。不仅如此,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色金属需求持续旺盛的同时,世界范围内其它一些人口大国,如印度、巴西、印尼、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也一起进入了经济较快发展阶段,而且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阶段,由此产生的有色金属需求同样惊人,完全可能逆转未来有色金属供求关系。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尤其是发达国家势必进行的电力设施、水利设施、高速公路修复与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麦肯锡预计,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到2030年基础建设投资将需要至少57万亿美元,包括道路、电力以及水力相关的项目,由此产生的有色金属需求数量同样巨大。因此从全球范围与长远战略眼光来看,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不是缺乏需求,而是有色金属等资源瓶颈约束。譬如前不久印尼禁止有色金属原矿出口,有关部门必须高度关注这个问题,未雨绸缪,及早应对。

如何多方位筹谋中国有色金属资源战略?一是要继续进行境外资源投资,即便遭遇一些挫折,也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二是要在国内进行有色金属资源储备。要抓住每次国际市场有色金属行情跌落的大好时机,逢低买进,建立我们的有色金属资源战略库存储备。譬如,我们为什么不将部分外汇储备由货币(债券)形式转化为实物形势,储备足够使用一年的铜、镍及冶炼原料等物资储备呢?难道我们真的相信有色金属会进入漫漫熊市,前期世界各国的大量超发货币会悄无声息蒸发,而不会引起严重通货膨胀吗?这种外汇储备形式的多元化,可以分散风险。这种库存储备。三是加大国内废旧有色金属的回收力度,大力开拓"城市矿山"资源,尤其是要提高各类电子产品回收技术,切不可以在回收过程中导致二次污染。 国家要在税收、贷款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

有色金属产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继续提高的有色金属产需,当然意味着更多地环境污染,意味着中国环保压力的增强,必须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不能掉以轻心。政府主管部门必须认识到,现阶段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最大问题不是所谓产能严重过剩,而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的解决,必须依靠政府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依靠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依靠行政手段。也就是说,政府主管部门只是做好一件事,所有的有色金属冶炼,都必须达到环保要求;而所谓产能过剩,则交给市场来解决,由市场机制决定资源配置。

 

 

(关键字:有色金属 资源产品 资源储备)

(责任编辑:00768)
推荐资讯
日评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冶金原料产业频道: 炉料 | 铁合金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