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产业板块中,矿业领域始终是国内外涉及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而其“三高一长”(高风险、高技术、高收益、长周期)的产业特点也决定了市场参与者所不得不面临的多重考验。
相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矿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矿产业仍有待系统构建市场机制。本届“两会”期间,作为国内综合矿业公司的代表之一,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的提案内容则直指国内矿业资本市场的“软肋”,及亟需改进之道。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矿业资产配置,在全球矿业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是,国内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不利于企业发展和行业影响力的提升。”周中枢认为。
加快矿业资本市场建设
《21世纪》:在你看来,目前国内矿业资本市场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周中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矿业资本市场层次单一,缺乏多层次体系。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主板、创业板、三板市场及区域性交易市场的多层次体系,但上述市场或门槛较高,或主要支持高科技企业,或缺乏政策引导无法做大,无法满足矿业企业的资本需求。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甚至纷纷“外出”融资,通过境外矿业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大大降低了国内矿业市场活跃度。
二是矿业资本市场功能单一,缺乏全领域覆盖。由于缺乏针对矿业行业的功能设计与制度安排,我国现行的矿业资本市场功能较为单一,集中于项目开发融资与矿权流转,对于矿业公司来说非常重要的风险勘查领域,资本通道尚未打通。目前,国内找矿主力军多为事业单位性质的地勘单位,这些单位大部分尚未完成改制,资本实力与投入都非常有限。社会资本由于缺乏资本通道,也无动力进入该领域。
三是矿业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强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建立还面临配套的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约束,如储量评审机构绝大部分是事业性质单位,缺失自主经营、自担责任的市场主体;缺少涵盖地质、投资、法律、矿权评估的综合性中介服务组织,造成资本、信息难以自由有序流动;注册地质师制度缺失,从业责任难以落实,从业质量难以保证。
《21世纪》:你有哪些建议?
周中枢:第一,要构建多层次新型矿业资本市场体系。国土资源部门、证券监管等有关机构加强沟通,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完善配套制度,探索建立资源、资本、资产三位一体的新型矿业资本体系。制定与国际通用标准对接的规则机制,做好矿业资本市场顶层设计与制度基础。制定矿业资本市场制度体系与信息披露规范,引导有序发展。在推进上,建议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依托已有成熟的矿交所如天津矿交所做重点探索。
第二,探索矿业风险勘查资本对接机制。由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牵头,制定适合我国矿业勘查工作特性和投资特性的上市融资管理制度、上市融资信息披露制度,特别是勘查成果、资源储量、矿业权评估等信息披露规范、股权激励制度、上市公司治理规范、高管技术人员行为规范等。探索推进在地质勘查设计、地质勘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编写等领域实行注册地质师制度。
第三,强化矿业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矿业市场专业中介机构,建立完善投资分析、地质与矿产工程咨询等综合性中介服务机构;强化对融资主体、中介服务主体的诚信监管,建立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和监管制度,严惩市场违法失信行为,做好诚信信息查询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监督作用。
治理钨资源无序生产
《21世纪》:除了针对国内矿业资本市场的提案,本次“两会”你还提出要对国内的钨资源开发加强监管?你觉得应该如何治理?
周中枢:从长远和全局看,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资源配置的政策执行,必将加剧钨资源的无序生产和恶性竞争。同时,西方国家为获得我国廉价钨资源供应,已将我国稀土、钨、钼等稀有金属出口管理诉诸WTO,钨产品面临取消出口关税和出口配额的风险。
一、继续加强对钨精矿主采指标及综合利用指标的严格管理。建议国土资源部门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参照稀土资源指标分配模式,将矿山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下达给各省,同时将部分指标对大型钨生产企业单列,以便各省及大型企业内部合理调配使用。
二、加大政策执行监督力度。建议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联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工信委等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超指标开采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对无证开采的小矿山执行关停,并且建立长期监管机制,杜绝超采现象死灰复燃,从根源上解决总量控制问题。
(关键字:矿产业 矿业领域 矿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