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冶金原料> 铁合金> 金属硅> 行业动态

乐山“一号工程”多晶硅项目陨落始末

2014-4-21 11:03:20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在多晶硅发展最高潮的2008年,有乐山电力、川投能源、天威保变、岷江水电、东方 电气集团以及通威股份六家公司投入巨资,在乐山建设多晶硅厂,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 关键字:
  • 多晶硅 乐山

四川省乐山,多家上市国企的伤心地。

那些曾入围四川乐山“一号工程”的多晶硅企业,经历了两三年的寒冬之后,却仍没看到春天的影子。

在多晶硅发展最高潮的2008年,有乐山电力、川投能源、天威保变、岷江水电、东方 电气集团以及通威股份六家公司投入巨资,在乐山建设多晶硅厂,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多晶硅市场的急转直下让多数企业血本无归。当年投资设厂的六家公司中,除原属通威股份旗下的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祥股份”)仍坚持继续生产外,其他五家国企控股的多晶硅企业无一例外地自2011年冬起宣布“停产技改”,部分企业已经选择割肉出局。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即便多晶硅市场回暖,乐山“一号工程”的多个项目今年内也几乎无复产可能。

“一号工程”前世今生

有着“西部硅谷”之称的四川乐山,并非浪得虚名,这里是中国多晶硅研发的起源地之一。建国之初,技术实力最为雄厚的峨嵋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下称“峨嵋半导体所”)就位于此。

1964年10月,峨嵋半导体所由原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338室和沈阳冶炼厂高纯金属车间组建,为中国第一家集半导体材料科研、试制、生产于一体的大型企业。

“峨嵋半导体所成立之初是在北京,一年后搬到四川,我们这些技术人员也跟着内迁到这里。”今年76岁的黎展荣曾任职峨嵋半导体所,也是新中国最早一批进入多晶硅行业的研究人员,“至今已经搞了半个世纪的多晶硅,也算是见证了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

黎展荣向记者介绍,乐山市自1965年开始发展多晶硅,当时是因为国家军工需要,有少数单位研究多晶硅,所以峨嵋半导体所里有一批技术力量。

“我们当年最开始做了一个100吨的项目,突破了四项技术,因此向国家申请做一个1000吨的项目,国家也批准了,所以国内第一个1000吨级的多晶硅生产厂就是2007年在乐山投产的,当时也是国内最大的。”黎展荣说起当年的事情,仍掩饰不住自豪。

如果说峨嵋半导体所为乐山发展多晶硅产业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那么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其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早在2008年,乐山就已探明的硅矿产量1500万吨,全市拥有工业硅生产能力6万吨;拥有可开发量为670万千瓦的水电资源;制造氯碱的重要原料盐卤的地质资源储量达到153亿吨。

另外,由于当时多晶硅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高昂,这也为乐山发展多晶硅提供了一个契机。生意社分析师班文文介绍,自2006年之后,国内光伏行业发展红火,多晶硅下游需求量很大,多晶硅的价格能卖到300万~400万/吨。

“实际按照当时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成本也就50万/吨左右,如果有一个年产1000吨的工厂,利润是非常可观的。加上受到行业鼓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大家就一窝蜂地大量上马多晶硅项目。”班文文表示。

因此从2007年开始,一股多晶硅投资热潮席卷西部,众多上市公司和沿海民营企业纷纷投巨资开工建设多晶硅生产线。

乐山的优势条件成为企业的必争之地,当地政府也在2008年初顺势启动了以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的“一号工程”。不过,乐山“一号工程”的发展却远没有当初所预料的那般灿烂。

多家国企陷入困境

按照原计划,乐山市准备在2008年投资60亿元,确保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光硅业”)1260吨多晶硅项目达产,峨嵋半导体材料厂(下称“峨半厂”)500吨、东方 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下称“东汽”)1500吨、永祥股份1000吨多晶硅项目竣工。

同时,还计划加快东汽3000吨、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乐电天威”)3000吨、永祥股份9000吨多晶硅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努力形成年产多晶硅4500吨、三氯氢硅4.5万吨、单晶硅150吨、硅片50吨、电子元器件300亿只的生产能力。

据乐山市政府资料,2008年,乐山电子及硅材料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多晶硅产量1180吨。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项目中,除永祥股份外,其余企业均有国企背景。

然而,好景不长,从2008年9月起,受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即从高点的500美元/公斤一路暴跌,2009年上半年已跌至70~80美元/公斤。到2012年时,国内多晶硅价格甚至跌破成本价,每吨仅有11万元。

在此形势下,国内企业不得不停产,乐山“一号工程”中有国企背景的项目均难逃一劫。乐山电力与*ST天威联合设立的乐电天威、川投能源控股和*ST天威参股的新光硅业以及东方 电气旗下的东汽和峨半厂自2011年下半年起逐步停产,只有民企通威集团旗下的永祥股份保持了持续生产。

曾供职于*ST天威下属多晶硅厂的赵远(化名)见证了*ST天威风风火火上马多晶硅项目的过程,同时也亲历了乐山“一号工程”的陨落。

“应该说,2008年大家刚把钱投下去,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清楚改良西门子法的热氢化技术是很落后的了,心里就没底了。”赵远坦言上马多晶硅项目的决策是非常仓促的,很草率地决定将几十上百亿资金投入到多晶硅行业中,因此在项目前期评估、测算上是严重失误的,根本没有想到多晶硅会在几年时间里跌落到一个完全无法生存的状态。

当年乐山“一号工程”里的多晶硅项目普遍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热氢化技术路线。不过,在其后上马的国内大部分多晶硅项目则都采用了冷氢化技术。

黎展荣介绍,改良西门子法的氢化技术有“热氢化”和“冷氢化”两种,由于热氢化法能耗高,成本难以降低,所以近几年多晶硅企业希望通过技改将热氢化法改为冷氢化法,后者能耗低、效率高,能够将成本降下来。

记者了解到,现在热氢化技术的生产成本在15万元~17万元/吨,实施了冷氢化技改后,成本可以降低到12万元/吨以内。因此,技术路线的选择决定了乐山多晶硅企业的经营成败。

由于多晶硅生产具有规模效应,产能越大,成本越低,因而分散经营也成为乐山多晶硅产业失败的原因之一。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对记者表示,乐山“一号工程”里的项目单体太小,保利协鑫在2008年时单体项目就已做到5000吨,到2010年单体项目做了15000吨,而单线技术五倍、十倍的提高是建立在更加节能降耗基础上的。

“乐山项目太分散,多个项目加起来也只有10000吨左右,这是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则的。”吕锦标认为。

数据显示,目前乐山市多晶硅年产能为10460吨,占四川省的60.6%、全国的12.5%。不过,赵远介绍,除最先投资建成的新光硅业在2008年、2009年有所盈利外,在2010年及之后建成的项目,从投产到全停产基本上就没挣钱。

如何救赎?

由于多晶硅产业不景气,乐山市发展多晶硅的态度也出现转向。在2011年发布的“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包括多晶硅在内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顺序进行了调整,“一号工程”让位于电子信息。

不过,多晶硅产业全面“沦陷”,作为主推手的乐山市政府自然是最着急的,因此如何重新提振多晶硅产业一直存在于乐山市政府的议程中。

去年11月29日,乐山市经信委、科技局召开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座谈会,探讨乐山市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会议基本形成“通过推进多晶硅企业兼并重组,实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冷氢化技改创新降耗扩能,增强多晶硅产业市场竞争能力”以及“支持光伏制造业与应用业相结合,开展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应用提升乐山光伏产业市场影响力”的脱困思路。

由此看来,技改和兼并重组已成为乐山多晶硅产业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多晶硅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碍则更多。

实际上,自2012年开始,乐山的多晶硅企业就已开始技改。2012年3月,乐山市经信委信息显示,经多次向上汇报争取,四川省对多晶硅行业在新项目审批立项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意以节能降耗的名义开始受理以冷氢化技改为实质内容的技改项目。新光硅业、乐电天威、永祥股份3家多晶硅企业成为四川省第一批试点企业。

然而,目前实现部分技改的也只有民企永祥股份一家。对此,赵远表示,大型化工企业的占地面积和设备非常大,这就决定了企业要想建好厂之后再改进生产线是非常难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国企进行技改的内部阻力重重。

“天威也想过进行技改,但天威保变是兵装集团下属公司,因此这个事情放在国企就很复杂了。也就是说,刚开始投了很多钱,结果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再进行技改,你的上级主管单位肯定也不会再相信你了,还怎么给你投资做技改呢?”赵远说。

另一正在进行技改的多晶硅公司为乐电天威。大股东乐山电力预计,乐电天威冷氢化技改项目总投入将在原有的7.59亿元基础上增加至9.89亿元。而截至2013年末,乐电天威已累计投入技改资金8570万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多晶硅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如果做一个技改还要投资近十亿元的话,其实可以重新上一个万吨的多晶硅项目了,而且总投资三十多亿元生产出来的多晶硅也已经没有了竞争力。

“当年,乐电天威年产能3000吨多晶硅项目的总投资约22亿元,技改再投入10亿元,因此30多亿的投入使每吨多晶硅的折旧成本就难以承受。”上述企业负责人介绍。

复产困难

去年7月,被称为“光伏国八条”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近两年来国务院第一次以光伏为命题出台的正式文件。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国内光伏企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四川省也在今年2月底印发了《四川省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

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行业也随之回暖。目前,多晶硅价格已从最低时的11万/吨恢复到16万/吨以上。此番反弹,让不少已经停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蠢蠢欲动”,复产的喊声也越来越大。

中投顾问研究员沈宏文表示,多晶硅价格略有回升对整个行业而言是巨大的利好消息,部分停产企业准备或者已经复产,多晶硅产能扩张仍在继续,2014年国内行业总体产能或将突破14万吨大关。

目前国内多晶硅复产企业增多,班文文介绍,在去年上半年,国内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4家勉强维持开工,洛阳中硅、宜昌南坡、山西天宏、张家港日晶科技等企业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复产,现在复产的企业预计超过十家。

不过,复产利好对乐山多晶硅企业来说,似乎仍遥不可及。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国内有能力复产的企业并不多,如果多晶硅每吨价格回升不到20万元,这些企业是没有利润的,乐山的企业更是如此。

而一旦多晶硅价格保持平稳上涨态势,国内总产能利用量达到10万吨以上,产能过剩问题将再度来袭。

“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峻,中国光伏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仍未根治,多晶硅行业的回暖只是表面现象,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的幕后推手是地方政府,若国家层面不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调控政策,而通过市场竞争化解产能问题,则我国多晶硅行业5年的低潮期会有所延长。”沈宏文表示。

(关键字:多晶硅 乐山)

(责任编辑:01066)
推荐资讯
日评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冶金原料产业频道: 炉料 | 铁合金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