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受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增加等利好因素驱动,我国硅行业市场全面复苏,多晶硅、硅片以及电池组件产量明显增长,主要光伏产品出口额达82.3亿美元。业界分析认为,2014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延续了2013年下半年以来的回暖态势,总体处于调整发展状态。
行业缓慢复苏
据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发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100%;硅片产量18GW,同比增长20%;电池组件产量15.5GW,同比增长34.8%。主要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组件)出口额约82.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据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国光伏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在日前于呼和浩特市举行的2014年中国国际硅业大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基础处处长乔跃山介绍称,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电池组件产量达15.5GW,同比增长34.8%,占全球总产量比例超过60%;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3.5GW,累计装机量近24GW。我国光伏产业部分环节正逐步取得国际竞争优势。乔跃山表示,工信部正牵头制定《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拟采取综合措施推动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光伏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光伏制造行业无序发展态势有所减缓,部分落后产能开始退出,产业调整趋势明显。企业兼并重组意愿日益强烈,推动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记者从中国太阳能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前10家组件企业产量全行业占比近60%,前5家多晶硅企业占比超过80%。
与此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总体向好。截至2014年6月底,多晶硅均价同比上涨29.3%,组件均价上涨7.3%。在产多晶硅企业由去年初的7家增至16家,多家骨干电池企业扭亏为盈,部分重点企业实现延续盈利。业内人士称,这与企业生产投资成本降低关系紧密。据了解,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多晶硅生产平均综合能耗、每瓦电池耗硅量分别下降约10%;骨干企业单晶及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由18.8%和17.3%升至19.3%和17.8%,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由约10元/瓦降至9元/瓦以下。
中国生产商居市场主导地位
我国是世界最重要的多晶硅生产大国,2013年多晶硅产量为8.46万吨,同比增长18%,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3;今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为6.2万吨,同比增长100%,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1%。太阳能市场研究机构NPDSolarbuzz今年8月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光伏组件供货量的71%来自排名前20位的企业,而这20家全部为中国企业。
报告称,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厂商的出货量从第一季度的5.2GW提高到约6.6GW,增加了26%。中国大型电池板厂商中,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及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均刷新了各自的最高供货量纪录。加上英利绿色能源公司和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该6家公司占据了全球电池板供货量的前6位。与此同时,日本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厂商二季度的出货量相比一季度有所减少。例如,今年一季度供货730MW以上、位居全球首位的夏普比二季度出货量减少了50%。
报告中,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正处在与美国等国家的贸易摩擦之中。然而,中国对美国第二季度的供货量依然出现增长,达到了1GW以上。其中,天合光能截至第二季度在美供货量超过了美国SunPower公司,与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相当。
(关键字:光伏 光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