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位于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腹地的湘潭锰矿,素有“百年锰矿、世界锰都”之称。作为大型国有工矿,湘潭锰矿历经繁华、萧条直至衰败,一度沦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近年来,湖南省借助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国家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杠杆”,推动这块昔日近乎“塌陷”的区域“坎坷”重生。
――繁华的“世界锰都”凋落成罕见贫困之地
湘潭锰矿,地处湘潭市北部,北与长沙市接壤,距长沙、湘潭两市市区分别15公里。自1931年开采以来,湘潭锰矿的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影响力。不论从规模、级别、效益哪个方面来看,湘潭锰矿都曾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大型国有工矿。
“当时的湘潭锰矿,自己就是一个'小王国’,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几乎不依赖地方。”作为曾经的子弟和职工,彭鹏在企业破产后任湘锰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在湘潭锰矿效益好的时候,一些在外上学的湘锰子弟抢着回来工作,连省会长沙都不留,公务员也看不上。
锰矿兴,矿区优;锰矿衰,则矿区差。2002年左右,湘潭锰矿先停产,继而破产关闭,数万职工家属从此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单位。此后10年间,湘锰地区一度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近百年的采矿、选矿、炼矿,给锰矿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道路破损,地质沉陷,污水横流,山体滑坡,尾砂遍地都是,盗采现象屡禁难止。
更为严重的是重金属污染。由于先天不足,且是独立工矿区,锰矿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只有部分涉锰企业添置了污水处理设备,但运转不畅,标准不高。由于没有铺排污水管道到市区污水处理厂,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南向顺势沿牟渠流入湘江,北向顺势沿靳江河经长沙流入湘江,造成周边近50平方公里土壤的污染。
“恶劣的生态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使原湘锰职工家属的生活日益陷入困境,湘锰地区逐渐成为湖南最发达的长株潭城市群里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湘锰地区数万人一度吃水都成问题。没有自来水系统,只有一个蓄水池,每天早中晚限时限量供水,比周边农民条件都要差。”说起过往,彭鹏觉得很心痛。
――借力整合政策 走出十年衰落
破产清算以后,湘锰地区的管理权限下放地方。其所属的湘潭市和雨湖区一直在苦苦探索,如何带领数万原湘锰职工家属走出困境,如何让湘锰地区走出衰败,再次发出?
转机出现在2013年。基于湘锰地区改善民生、治理环境、转型发展的需要,结合湖南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以及国家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的出台,湘潭市、雨湖区两级政府选址湘锰地区筹建雨湖工业集中区。
湘潭锰矿关闭以后,小矿窑却并没有消失,当地盗采现象一度非常猖獗,涉锰工业仍在持续不断地“贡献”重金属污染。2012年以来,雨湖工业集中区一方面大力打击盗采行为,同时借用政策和资金杠杆,争取当地28家涉锰企业全部关停退出。2013年5月,经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保部批准,为实现湘江流域重金属源头治理,湘潭锰矿地区工业废渣区域集中处置工程和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工程项目全面启动。
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雨湖区委副书记陈爱民介绍,艰辛付出之后,目前,湘潭锰矿工业废渣区域集中处置工程一期已经完成。主要对青山露采区进行治理和耕地、林地修复,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安全处置废渣、尾砂、废石300余万方,增加了建设用地870余亩。目前,雨湖工业集中区正全力推进废渣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年底即可完工验收,三期工程已经启动招投标工作。
记者在湘锰治污核心区域现场看到,一座树木葱茏、绿意盎然、设施齐全的矿山公园已经初具雏形,三三两两的人群徜徉其间,悠然自得。谁曾想到,就在数年前,这里还是废渣遍野、尾泥淤积、污水横流,满目疮痍,黑黝黝的景况令人不忍目睹。随着治污工程的推进,矿山公园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记录湘锰兴衰史的矿山博物馆也即将开工建设。
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工程是一块难啃但必须啃掉的“硬骨头”。在国家治理资金支持下,目前湘锰地区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工程已竣工,-200米以下的矿井水都得到了处理。当地还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锰矿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全面解决废水处理和排放问题。
――民生难题在化解 产业发展正培育
“在雨湖工业集中区选址时,本来还有条件更优越的地方供选。但考虑到湘锰地区的工业基础,以及当地数万百姓的困难处境和发展渴望,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湘锰地区。”雨湖区委书记刘永珍说。
在当地政府看来,解决数万群众的民生难题,是湘锰地区谋求发展要解决的头号难题。所以,在发展路径选择上,雨湖工业集中区提出要坚持“民生为大”的理念。近年来通过多方筹集资源,优先解决湘锰数万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吃水难、出行难,住房难,就业难问题。
截至目前,总投资1.27亿元的供水项目,已经完成加压泵站建设和9.4公里主管网铺设,并开始供水,一举解决湘锰数万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总投资7.7亿元的棚户区改造一期已经完成,1000余户棚户区居民已经搬进新居,余下1400多户在两到三年也可陆续搬进新居。
过去,湘锰地区路网单一,破损严重,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灰,百姓进出湘锰都不方便。要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克服交通瓶颈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当地政府为此数年来东奔西走,寻求支持。可喜的是,目前矿区进出主干道得到提质改造,通往湘潭市区的公路竣工通车,联结长潭西高速白泉出口与京珠高速复线南谷出口的白云路即将动工建设。
雨湖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左炎辉说,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湘锰地区连通长株潭城市群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产业,雨湖工业集中区近两年陆续引进企业10余家,目前园区主营业务超5000万元的企业已有38家。
目前雨湖工业集中区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2014年度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1.7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5亿元,吸纳的就业人数也持续上升。随着“造血”能力的增强,园区反哺民生事业的作用会进一步提升。
(关键字:锰 锰矿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