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市场最大的变量是美元,在美联储加息预期越来越强烈之际,美元指数却持续下跌。而大宗商品却进入调整周期,与2016年暴涨的走势相反,大宗商品开始二次探底。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受中国需求的驱动,中国经济周期在2016年见底回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就是经济的先行指标;但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2017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大宗商品需求预期发生改变,中国经济增速的调整在所难免,大宗商品价格的二次探底正是这种预期的提前反应,美元的强势也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
近期看,大宗商品可能构筑W底之后重启新周期,螺纹钢价格已经率先创出新高,其他大宗商品都有触底成功的迹象。尽管经济不可能出现V型反转,但是,大宗商品的走势反映这轮经济增速回调可能好于预期。
2016年人民币贬值和美元上涨带来外汇储备急剧下降的风险,即便这样也没有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大宗商品与经济需求直接相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周期见底的双重作用刺激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升。2017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出台,金融监管去杠杆收紧流动性,经济增速可能回调,大宗商品的预期才发生改变。大宗商品周期、房地产周期和经济周期变得高度相关。
但是,2017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一个最大的变量是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好于预期,欧元区和日元区都出现复苏,全球避险需求下降,美元的持续贬值将变成大宗商品市场的一个新变量,金融因素变得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中国经济因为外部经济复苏和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出口恢复增长,出口从负增长到正增长,经济增速回调幅度将好于市场预期。
2017年国家收紧了海外并购,人民币换外汇的政策尺度收紧,人民币暴涨扭转了贬值趋势,美元开始持续贬值,外汇储备重新回升。很多人都有点看不明白,美联储加息预期这么强烈,为何美元却不断下跌?
人民币加入SDR后成为国际货币市场的新贵,美元是最大的国际储备货币,但全球金融市场的美元增量购买力都来自人民币,人民币因为有巨大外汇储备与美元相联。2016年中国向全球提供了美元流动性。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货币政策宽松,利率很低,人民币贬值,国际流通的人民币因为避险需求都换成了美元,借人民币换美元也成为外资机构的一种潮流,国际市场做空人民币迅速兴起。央行在外汇市场干预人民币贬值,抛售美元买入人民币但都收效甚微,外汇储备不断缩水。
2017年这一切发生了改变,中国、欧洲和日本经济都出现复苏,国际机构都纷纷调高全球经济增速。欧元区和日元区经济开始复苏,资金流入美元区的避险资金也减少,人民币区收缩海外并购和兑换外汇政策之后,人民币换美元的巨大购买力急剧下降,美元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美元指数开始下跌。从美国经济基本面来说,美国债台高筑也难以支撑美元的持续走强,希望弱势美元能支持美国经济。
美元的持续贬值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流动性,全球经济增速又有加快迹象,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提供正面支撑,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企业盈利恢复,房地产调控和金融领域缩表带来的经济增速调整远不如预期差,经济增速的调整可能是短暂的两三个季度,在可控范围。这些因素都意味着大宗商品的需求不会因为中国因素而减弱,在全球经济基本面和美元贬值的金融因素双重作用下,大宗商品有望构筑W底重新走强。
当然,美元的贬值需要一个持续积累带来的爆发点,大宗商品会因为通胀预期成为避险配置资产。直到美联储真正大幅度加息抑制通胀的时候,大宗商品的趋势才会先于经济结束。
(关键字:美元 美联储加息 美元指数 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