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冶金原料> 铁合金> 推荐资讯

暴增160%!中国新能源汽车卖爆了,销量连续7年全球第一!

2022-1-13 7:50:15来源:券商中国作者:
  • 导读:
  • 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其中,乘用车为2300万辆,商用车为45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
  • 关键字:
  • 乘用车 商用车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其中,乘用车为2300万辆,商用车为45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

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汽车工业发展有关情况。工信部、中汽协有关负责人就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走势如何、汽车缺“芯”情况能否缓解、怎样应对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潮等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达到2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未来,在“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促进下,汽车行业将继续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推动全球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来看2021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成绩:

1、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2、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达到20%。

3、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份额达44.4%,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汽车整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创历史新高。

4、202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增幅高于行业增速3.7和2.7个百分点。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七年超过2000万辆。

5、2021年,高端品牌乘用车销售347.2万辆,同比增长20.7%,高于乘用车增速14.2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2%,占比高于上年1.9个百分点。

6、2021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下降10.7%和6.6%。

7、2021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262.1万辆,同比增长1.7%,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1%,低于上年同期1.8个百分点。

8、2021年,新造车企业共销售汽车94.7万辆,同比增长2.2倍,市场占有率为3.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9、2021年,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7.7%,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

10、2021年1-11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运行平稳,累计完成营业收入3.6万亿元,同比增长1.7%;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累计实现利税总额4350.3亿元,同比增长0.4%。

2022年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速料达5%

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而对于2022年汽车市场,付炳锋指出,中汽协在此前已做出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基本判断。具体来说,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

“具体来说,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付炳锋表示,其中,乘用车为2300万辆,同比增长7%;商用车为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8%。

付炳锋表示,明年汽车市场将存在五方面利好因素:

一是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保障了汽车市场持续增长。

二是汽车市场潜力巨大,需求依然旺盛。随着供给侧不断改革深化,我国汽车产销将保持持续增长。

三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由疫情带来的市场影响逐渐减弱。

四是伴随芯片短缺逐渐缓解,汽车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五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进一步推动汽车消费稳定增长。

2022年汽车缺“芯”情况将逐渐缓解

“自2020年以来,汽车行业企业一直受到芯片短缺问题困扰,2021年更是深感‘芯’痛,国内外多家汽车企业因此减产或短期停产。”王卫明表示,本轮汽车芯片短缺的影响因素很多,既有芯片产业自身的周期性影响,也有新冠肺炎疫情、生产工厂火灾等一些突发性因素。

王卫明指出,工信部一直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多措并举保障汽车芯片供应,维护汽车工业稳定运行。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汽车芯片保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卫明还指出,当前,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已经在逐渐加大汽车芯片生产供应,新建产能也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释放,预计2022年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将会逐渐缓解。

预计2022年汽车出口增速在20%左右

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出口一直在100万辆左右徘徊,2021年首次突破200万辆,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付炳锋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迈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呈现4方面亮点:

一是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出口均呈现快速增长。在出口前十企业中,和去年同期相比,9家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均呈现快速增长,其中有4家企业出口增速超过100%。

二是乘用车和商用车均高速增长。乘用车增长1.1倍,SUV占据绝对主导,说明中国品牌在SUV车型方面更具竞争优势。商用车增长70.7%,客车和货车均呈现高速增长。

三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爆发式增长。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欧洲市场成为一大主要增量市场,主要集中在比利时、英国、德国、法国、挪威等发达国家,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优势。

四是直接投资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中国车企在海外布局建厂,并开始发挥较好的作用。这些直接投资的工厂,支撑了中国品牌在海外落地生根,并为未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付炳锋表示,世界经济持续恢复,全球汽车消费也在复苏中;中国品牌转型升级形成优势,且供应链相对完备,可为海外消费者及时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出口增长新动能。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品牌汽车海外发展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速在20%左右。

将组织大规模车路协同发展试点

2021年,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卡车商业化项目在多地开展。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在2021年制定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大力推动产业发展进入多场景示范应用新阶段。

郭守刚介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搭载率提高到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搭载率超过30%;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车规级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芯片算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开放测试区域5000平方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发放道路测试牌照800多张,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型港口货运车辆自动驾驶应用占比达50%。

郭守刚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强化“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协同发展共识,加快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线控底盘等关键共性技术融合创新,加强国内急需技术标准制定和国际法规协调,组织大规模车路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和商业化探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验收

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加速发展,而我国也即将迎来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潮。对此,王卫明介绍,截至2021年12月底,173家有关企业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0127个,培育的45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王卫明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着力推动四项工作:

一是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大监管约束力度。

二是研究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控联动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三是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行业标准,抓好标准宣贯落实。

四是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验收,遴选推广一批典型模式和企业案例经验。

(关键字:乘用车 商用车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责任编辑:00768)
推荐资讯
日评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冶金原料产业频道: 炉料 | 铁合金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