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Mining.com网站报道,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分析师警告,脱钩中国关键矿产供应链将使全球能源转型的目标成为泡影。
该公司在报告中警告,将中国排除在世界铜供应链之外将给西方经济体带来850亿美元的缺口,这几乎无法弥补。
铜是电动化的重要材料,没有铜,世界无法实现脱碳。伍德麦肯兹估计,到2050年,全球铜消费量将增长75%至5600万吨。
要满足如此大的消费量并非易事。
国际能源署(IEA)已经估计,在产矿山和在建项目仅能满足2030年铜需求的80%。
然而,供应量增长不仅仅是新建矿山。下游加工(冶炼和精炼)以及半成品/成品制造业是铜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伍德麦肯兹分析师称目前过高估计了铜供应链。
目前,这些行业都被中国所控制。
中国控制力
伍德麦肯兹估计,近80%的铜矿山生产铜精矿,然后在冶炼厂加工成电解铜以供应终端市场。
2000年以来,中国新增铜冶炼能力占全球的75%,目前控制了全球几乎所有的冶炼能力(97%),贡献了300万吨的产量和250亿美元的投资。
2019年以来,中国新增了1100万吨的铜及其合金能力,占全球新增量的80%。这些设施有2/3生产铜线材,使得中国产能占全球的一半,目前还在扩产。
“中国铜冶炼工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伍德麦肯兹铜市场咨询经理刘志飞(Zhifei Liu,音译)称。“2000年代,环境和效率标准提高带动了冶炼厂的现代化。”
“如今,中国冶炼厂成本低、环境标准高,特别是在二氧化硫捕获方面,这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伍德麦肯兹报告称,尽管采取了《通胀削减法案》等诸多措施,但因为利用率低和成本高昂,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半成品生产面临挑战,而且北美或欧洲没有新建原生铜冶炼产能的计划。
离开中国会怎样
中国铜消费量占全球的50%,离开中国,要实现能源转型目标,需要更多铜加工能力。
伍德麦肯兹估计,未来10年,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将新增860万吨的铜需求,主要来自交通、发电和电网。这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70%的冶炼产能和55%的制造能力。
伍德麦肯兹补充说,按照全球平均投资强度,要替代中国供应,需要投资近850亿美元新建冶炼和精炼能力。
不过,伍德麦肯兹指出,过去20年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产能基本没有变化,这引发了此种转变能否实现的担忧。
伍德麦肯兹全球矿业研究部主管尼克·皮肯斯(Nick Pickens)表示,如果没有中国铜供应链,需要“大量投资加工能力才能满足能源转型目标”。
需要妥协
虽然铜供应风险可以缓解,各国已经开始进行某些再平衡,但在皮肯斯看来,中国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完全替代不可行”。
他还指出,建设新的加工和制造设施会推高成本和延迟能源转型。“这些投资融集资金面临新的障碍,欧洲新建冶炼厂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阻力更大”。
报告称,除非其他国家投资运营的速度效率发生根本性转变,否则与中国完全脱钩意味着能源转型更昂贵、更缓慢。
伍德麦肯兹建议,要实现净零目标,需要务实和妥协。
(关键字:关键矿产 能源转型 铜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