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缺水比缺地更严峻,要解决化肥利用率低,以及水资源和土地的矛盾,节水农业、水肥一体化是极佳的解决方案。
2015年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业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使用,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正在成为科学普及的物化技术。2016年我国农业面临供给侧改革,化肥行业要去产能,“调结构,转方式”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式,因此,大力发展水溶肥料和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农业和肥料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水溶性肥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水溶性肥料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2000年以前的只有叶面肥为起步发展阶段,到2000-2006年的逐步发展阶段,主要是叶面肥和冲施肥,再到2007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出现了滴灌肥。目前水溶肥的行业现状是:企业数量增加快速、肥料产量迅猛增长、肥料品种快速增加、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市场快速拓展、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在水溶肥发展迅猛的当下,这些因素不断影响着水溶肥行业,带动行业更加快速发展。
截至2015年,我国农业部肥料正式登记的肥料产品有3831个,临时登记证的产品有3246个。其中,大量元素水溶肥料603个,占总肥料的16%;微量元素水溶肥料1206个,占32%;中量元素水溶肥料58个,占2%;含腐植酸水溶肥料860个,占23%;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023个,占27%;有机水溶肥料9个,占0.3%。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获登记的水溶性肥料已占据登记肥料中的半壁江山,未来应用前景大有可为。
发展水溶肥刻不容缓
为什么要发展生物水溶肥料?因为当前我国耕地土壤存在很多问题:耕地质量退化严重,耕层变薄、沙化、盐碱化、酸化;土壤重金属、农药、劣质化肥污染严重;土壤普遍缺少有机质、中微量元素;50%以上的氮素损失,磷钾被固定未利用;连茬种植作物,导致土传病害加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生产力下降。不合理施肥尤其是氮肥,会加速土壤酸化,而且长期的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合理施肥、养分比例失调、肥效下降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致使土壤养分富集,盐分积累现象日趋严重。过量使用导致我国最好的农田土壤健康功能的衰退和生产性能的下降, 连续种植6-8年后不得不客土以维持产量。
不仅如此,在肥料使用上也存在诸多问题:科学施肥普及率低,未做到平衡施肥;重视无机化肥,轻视有机肥;重视氮磷钾,轻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和忽视微生物肥料的作用。这些不合理施肥都会造成作物的养分供应失衡,一旦承受力加大负担,就会导致作物病害加剧、农残超标严重,因此危害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安全。
可持续发展要走生态路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保持一个持续稳定的关系,不论是农业生产率、土壤肥力、健康协调的生态环境,还是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利用,维持这些因素,才能够构建和谐关系。“但是我们要知道,做好生物水溶肥的原理不是拼养分,而是要走生态道路,所以生物防治非常重要。”张树清表示,生物防治对许多病害生防是唯一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和健康风险低。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一是拮抗作用,二是空间营养竞争,占地空间位;三是重复寄生,包括真菌病毒,风险性较高;四是诱导抗性,弱(无)致病株接种后保护或减轻了随后的强致病株对寄主的侵染和为害;五是提高作物整体健康水平和抗逆性。
生物水溶肥属于功能型液体滴灌肥,能够节水、节肥,节约资源;水、肥利用率高,能达30%-50%;生防抗病,修复土壤;安全环保,节省农药;省工、省力;能够实现作物高产,品质提升。“生防抗病”水肥一体化是将生物、化学、有机肥力三肥合一,“药、肥”合一;是一种高浓缩、全营养悬浮液体肥,有效含量达500克/升以上;其采用螯合和磁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3-5倍;能把给土壤施肥转变为给作物根系施肥,增产15%以上;并创造运营新模式——施肥大罐直通车,实现“最后一公里”;运用微生物菌剂,在作物土传性病害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辣椒、茄果类疫病”上获重大突破,防预效果达80%以上。
张树清建议,企业在生产水溶肥料时应该追求一些差异化的产品,做一些个性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化学水溶肥还是生物水溶肥,或者其他一些新创意的水溶肥,一定要在农业生产中起到真正作用,真正做到科学施肥,而不是科学卖肥。
(关键字:水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