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通过投资者平台表示,钾肥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其供应稳定性和价格合理性,不仅直接关联到国家粮食安全,更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盐湖股份作为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生产投入,全力提升钾肥产量,并积极将产品投放市场。通过一系列举措,公司致力于保障钾肥市场的稳定供应,推动行业在稳定的轨道上实现长期健康发展,营造更加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
进入3月份,春耕正当时。《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多家钾肥企业自今年初起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推进保供稳价工作。
企业积极复产扩产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有关企业和相关商协会从化肥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市场监管以及农化服务等多方面着手,全面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在此背景下,化肥生产企业正在积极推进保供稳价工作。
根据藏格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藏格矿业”)微信公众号,3月1日,藏格矿业提前实现钾肥生产线复工复产,通过高效稳定的生产供应体系保障春耕用肥需求,助力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亚钾国际投资(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钾国际”)近期披露公告显示,公司拟以17.82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北京农钾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钾资源”)28.1447%股权。上述收购完成后,农钾资源将成为亚钾国际全资子公司。据悉,农钾资源持有位于老挝的彭下—农波矿段钾盐矿采矿权,该钾盐矿总面积为179.8平方公里,估算钾盐矿石储量达39.36亿吨,折纯氯化钾资源量高达6.77亿吨;该矿已获批老挝200万吨钾肥产能项目。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化肥上市公司保供稳价行动值得肯定。从社会责任看,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稳定农产品供应,维护物价稳定,对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从企业自身角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政府、农户信任,利于长期发展。
多举措保供稳价
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物资,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粮食安全。因此,在农业生产领域,化肥的供应与价格始终备受关注。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报分析,由于钾肥行业具备天然的强资源属性,我国钾肥资源相对紧缺,产量难以增长,我国钾肥依赖进口。我国对钾肥行业制定了“三三三”战略,即三分之一国内生产、三分之一国外进口、三分之一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反哺国内。
五矿证券有限公司相关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低库存叠加春耕需求,近期国内钾肥价格持续上涨。”
今年以来,尤其是春节后,国内钾肥价格加速上涨,据Wind和盐湖云声微信公众号数据,截至3月7日,国内钾肥现货价格从2565元/吨上涨至3310元/吨,涨幅达29.0%。进口老挝氯化钾价格从去年底的2430元/吨涨至3150元/吨,涨幅达29.6%。此外,截至3月6日,六大港口钾肥库存合计156.6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4万吨。
根据隆众资讯数据,在国内氯化钾市场仍处于供应量略显不足的状态,如果后期春季市场逐渐恢复启动,需求带动下,钾肥市场的坚挺走势或将延续。
为促进春耕用肥稳定供应,上市公司纷纷采取技术提升、出海布局等多种举措推进保供稳价工作。
例如,亚钾国际近期通过投资者平台表示,公司与合作方研制推进的第三代全断面掘采设备及连续运输系统原计划用于(老挝钾肥生产基地)小东布矿区开采,根据目前的研发进度,将有希望在第三个100万吨/年钾肥项目正式投产后的原矿开采和井下运输中进行研发设备的试用。
藏格矿业也加快了出海步伐。藏格矿业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子公司藏格矿业(老挝)发展有限公司已取得老挝万象塞塔尼县和巴俄县区157.72平方公里钾盐矿储量证,氯化钾资源量约为9.84亿吨。项目预计2026年开始投产,并争取达到首期氯化钾200万吨/年的规划产能。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以钾肥为代表的化肥需求可能发生多重变化,上市公司需要灵活应对。一方面,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对化肥依赖性的增强,化肥需求将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益下降、农民种植意愿减弱以及环保政策的压力也可能对化肥需求产生一定影响。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优化、市场拓展等方式来应对需求变化。”
(关键字: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