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载春秋,风雨兼程,海南农垦以如椽巨笔,书写着莽莽胶林中那些战天斗地、洒热血、献青春的胶林故事,让“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传唱、赓续至今。
70年前,“屯垦戍边、巩固南疆,发展天然橡胶事业”是海南农垦的初心使命;70年后的今天,站在海南农垦建垦70周年的历史交汇点,迎着自贸港建设东风,因胶而生、因胶而兴的海南农垦初心如磐,立足新发展阶段,擘画天胶产业板块发展蓝图:坚决扛起保障天然橡胶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安全重任,推进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建设,实现天然橡胶产业由“单一”向“集群”转变,助推我国天然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作为承载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板块发展重任的海垦“长子”,海南橡胶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面对国际胶价持续近10年的“跌跌不休”困境,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国家战略,以战略和科技引领,发挥上市公司投融资平台作用,发力布局全产业链,以逆势突围的勇气和稳扎稳打的破局之举,努力向国际天胶市场上发出中国最强音。
艰苦创业 为国植胶显担当
一部海南农垦的历史,是新中国建设天然橡胶基地的历史,更是数代农垦人的接续奋斗史。
新中国成立不久,帝国主义对我国采取了经济封锁和橡胶禁运的政策。为发展我国橡胶产业,1952年1月,海南农垦创建成立,随后,上万集体转业复员官兵、大批南下干部、爱国华侨、大专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当地群众踊跃投身农垦建设,拉开新中国天然橡胶垦殖事业的宏伟序幕。
面对猛兽出没、毒蛇群集、人迹罕至、气候闷热、台风肆虐等恶劣的自然环境,顶住帝国主义“一块胶片、一截橡胶芽条都不允许带到中国”的巨大外部压力,开山、拓荒、筑路、修环形山、挖橡胶穴,海垦人硬生生在荒山野岭里一锄一锄地与大自然展开了硬对硬的攻坚。从1952年采种育苗开始,当年就开荒植胶28万余亩,海南农垦第一批大面积的橡胶园就此出现。
在没有经验可循的天胶发展路上前行,面对台风、风寒等自然灾害及物候变化等挑战,海垦人不断总结经验,确定了“依山靠林、以林保胶”的方针,形成“林、胶、覆盖加环山行工程”的生产结构。这些经验的总结,使海南农垦的橡胶生产在1952年至1958年的起步阶段就建设了发展基地。此期间共植胶67万多亩,并于1958年实现第一批橡胶树开割。
1969年4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将原海南农垦机关及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全部划归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管理。兵团时期,先后有广东、湖南、陕西等地的知青近10万人,加入到海南农垦的建设中,有力地推动了农垦天然橡胶事业的发展,有的甚至把年轻的生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1975年以后,农垦恢复了原来的管理体制,橡胶生产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对残缺的胶园进行了填平、补齐,同时开展以培养高产树和提高割胶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割胶“红旗手”活动,使胶工的割胶技术水平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橡胶栽培的技术也不断创新,选育、推广了“海垦—2”“大丰—95”等橡胶新品种,引进、鉴选了“RRIM712”“PB255”“PB260”等国外橡胶树新品种,开始引进胶、木兼优的新品种在多个点试种。
1982年10月16日,原国家农牧渔业部向世界宣布,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天然橡胶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国家巨大的投入、数代海南农垦人接续奋斗,为新中国创造了一个世界级的奇迹,当时海南岛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超过700万亩。
20世纪90年代,海南农垦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作物布局和产业结构作大幅度的调整,并对橡胶生产技术作理性的总结,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根据海南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海南农垦作出了“调整东南,加强中西,巩固天然橡胶,实现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将植胶重点向台风相对较少的海南岛中西部地区转移,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培育选育高产胶树和提高割胶技术的热潮。比如,改革传统的割胶制度,创立和全面推广“全程、连续、递进”的新割制;橡胶施肥因土壤、树情和地区气候条件做好肥源规划,实行科学配方施肥;建立大型橡胶苗圃基地,确保苗木的优良种质和品种纯度……
为了调整天然橡胶初加工的布局和产品结构,海南农垦自2000年开始,先后将原来的87家加工厂集中为13家,打破了农场与农场、国有与民营的界限,使橡胶原料向大厂集中加工,开启了橡胶生产新篇章。
而在橡胶生产管理方面,自1984年以来,海南农垦就没有停止过国有橡胶经营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实行了职工岗位承包责任制、生产队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和租赁制等多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有橡胶产业的经营管理。2003年,省农垦总局做出将国有胶园转为长期承包经营,将职工家庭转变为国有胶园的经营主体的决定,把国有橡胶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把职工家庭培育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建立真正意义的家庭农场。
(关键字:橡胶 海南 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