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启动了“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引来了全球“围观”。溯江而上,与上海同饮长江水的铜陵,这座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江边小城,他们的垃圾去了哪里呢?说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到海螺集团。
早在2010年,海螺集团下属的铜陵海螺就开始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来帮助当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每年约20万吨生活垃圾被铜陵海螺的水泥窑“吃干榨净”,既解决了城市垃圾处理的难题,又使企业成为铜陵市循环经济发展和文明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除了长江中部的铜陵,海螺集团还在黔中重镇贵定、红色热土弋阳、三峡腹地重庆、陇上旱码头平凉等地建成了26个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助推当地绿色转型升级。
海螺,作为一家“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企业,绿色发展理念已经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在海螺大跨步前进的征途上,一直飘扬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旋律。
长江,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海螺依靠“T型”发展战略,奠定了快速发展的基础,而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就是这个战略的重要依托。当前,海螺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迈进,守护好长江,责无旁贷。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登榜在沿江海螺企业码头检查调研时,反复强调:海螺要做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保护长江的表率,海螺的每一个沿江码头,都要打好长江污染防治攻坚战,每一家沿江公司都要努力打造成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绿色和谐企业。
污水不入江、港区无扬尘、垃圾全回收、沿岸添新绿是基本要求。以铜陵海螺为例,37台收尘器同时运转,所有的皮带廊道实现了全封闭,码头上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都会运送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日产日清,实现了废弃物和垃圾处理“零残留”。公司通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雨污集中处理系统、码头岸电系统、装船机环保改造升级等多种方式将环保生态建设延伸到了码头运作的每一道工序。
马鞍山海螺一直以打造长江沿岸生态粉磨站为己任,今年5月中旬开始在码头对应的江堤段临水面建设生态防护林、背水面建设景观林,总绿化面积超过了一万平方米,成为沿江生态风貌的窗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今年五四青年节,铜陵海螺的30余名团员青年,在参加公司组织的“共饮长江水、保护母亲河”志愿者活动时,一边清理长江岸边的垃圾、碎石,一边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这首长江之歌。
歌声入心,海螺人守护长江生命之源的信念更加坚定,行动更加自觉。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作为一家传统建材企业,如何打响蓝天保卫战,海螺开始了积极探索。
守护蓝天的重要一环,就是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控制PM2.5,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怎样才能做到这些?海螺开始到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企业进行技术考察和交流。经过充分准备,2017年,投资5000多万元在集团旗下的白马山水泥厂建设世界首个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历经一年,2018年10月22日项目开始试生产,10月29日首批次液态二氧化碳成功捕集入罐,纯度达99.97%,超过工业级二氧化碳国家标准。继开创了中国水泥行业国产化示范线之后,海螺又开创了中国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捕集的先河,为水泥行业碳减排工作提供了新技术途径。目前项目已累计生产二氧化碳产品1.2万吨。
芜湖海螺是生态环保部选定的水泥行业环保执法现场实训培训基地,公司还在此创建超低排放示范基地,新型湿法脱硫技术改造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课题。2018年11月,芜湖海螺新型湿法脱硫技术改造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5000吨生产线改造后,整体脱硫效率达到98%,二氧化硫排放折算浓度远低于国家及同行业标准。今年5月,生态环境专家对超低排放示范项目进行了论证,充分肯定了海螺敢于先行,善于先试的做法。
我国是世界上木材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之一,其中建筑模板消费木材量比重大且浪费多。海螺型材作为海螺集团另一个重要产业,成功研发出了新一代“以塑代木”环保型建筑模板,并广泛加以推广应用。2018年,位于唐山、宝鸡的两家海螺型材公司模板扩能项目先后投产,模板产能达到12000吨。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木材资源,而且对低碳减排起到了巨大作用。根据测算,生产使用1立方米木塑材料,可替代1立方米原木材,减少100平米的森林砍伐,降低182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公司还着力打造零甲醛、无污染的绿色生态家居,成功研发出高分子生态家具板材以及配套衣柜、壁柜等各式家居产品,让老百姓在安全舒心的空间里看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早在二十多年前,海螺集团就率先开发应用了水泥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海螺的推广带动下,水泥余热超低温发电这项循环经济技术被列入中国水泥工厂的建厂标准,成为中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
但海螺绝不满足于此,又将目光投向了风能、太阳能等可循环清洁能源。2017年8月31日,海螺集团与国家电投安徽分公司签署了清洁能源公司项目协议;2018年1月18日,双方共同建设的16兆瓦光伏电站并网庆典仪式,在芜湖市海螺弋江工业园区举行。半年时间建成一个光伏发电项目,海螺对循环能源的重视不言而喻。
2018年11月20日,张家港海螺32MWh储能电站开工;2018年12月10日淮安海螺12MWh储能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运行;2018年12月下旬,江华园区、宝鸡型材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海螺用行动响应总书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构建低碳能源体系的号召。
不仅在国内,海螺的绿色歌声也传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8年11月8日,集团首条生物质燃料系统在柬埔寨马德望海螺投用。据了解,该系统结合了当地水稻规模种植的优势,使用稻壳作为燃料,保证热量和余灰被完全利用,后期还计划在国内生产线推广替代燃料应用技术,实现废物回收利用循环发展。
2019年5月31日,海螺又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高登榜董事长在交流时说:“海螺始终注重履行大企业的社会责任,致力于能源的循环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希望能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做出贡献。”这番话,不仅说出了海螺的努力方向,也表明了海螺守护绿色的坚定态度。
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当全国上下用歌声赞美祖国时,海螺也用一首首绿色之歌表达对祖国的祝福。歌曲有结尾,但海螺绿色事业的前进步伐却不会止步,绿色的旋律会一直萦绕在每一个海螺人心中,鼓舞前行。
(关键字:海螺 绿色 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