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北京举行会晤,双方共同确认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于2015年2月25日完成“初始化”进程,其率先突破将为“一带一路”沿线自贸区提供样本。此种文件一出,氟化工行业一片哗然,国内供应宽松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出口成为厂家降低库存液位的主要途径,而伴随人民币的贬值及进出口贸易的愈加宽松,氟化工行业出口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具体分产品来看:
1.二氯甲烷韩国限产国内出口机遇重重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自2012-2015年,占据二氯甲烷出口总量前三的国家分别是韩国、南非、美国;韩国、南非、印度;印度、韩国,泰国——尽管前列厂家变动较多,但韩国牢牢把控前二的霸气地位从来没有改变。据统计,二氯甲烷出口韩国总量在2013-2015年达1.88万吨,占总出口量的18.01%。韩国进口二氯甲烷如此大的原因是:其一,韩国国内二甲烷氯化物的产能大致在3万吨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其下游产品制冷剂及电子级氢氟酸的大量生产的原料需要。其二,韩国国内发达的胶片应用领域,也需要大量的二氯甲烷进口。
2.二氟一氯甲烷配额限制下自贸区推助有限
韩国作为国内二氟一氯甲烷(R22)的出口大国,近几年来国内出口至韩国总量排名始终稳定于前6位,占据国内出口总量的5.5%-6.5%。据卓创资讯统计,2014年国内R22出口至韩国总量为7244.91吨,出口总额高达1400.51万美元!
中韩两国自贸区建立,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助两国之间进出口关系,立足于R22产品本身之上,2015年国内出口至韩国总量排名或有进一步提升。但是据卓创资讯了解,2015年国内R22制冷剂及发泡剂资源出口量配额为85262吨,同比下降14.35%。同时由于R22本身对臭氧层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性,早在2013年韩国政府将加快淘汰含氢氯氟烃(HCFC)的步伐,计划2014年将含氢氯氟烃的生产、进口和使用量在2013年的基础上减少5.16%,到2030年全面禁止含氢氯氟烃的生产和使用。
受其上述因素影响,尽管中韩两国在建立自贸区的基础上对两国之间R22进出口市场形成利好,但受韩国本身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规定,2015年R22制冷剂及发泡剂出口至韩国总量将有所下滑,而走聚四氟乙烯总量将受到自贸区建立的影响出现上涨。
据卓创资讯测算,2014年国内R22出口至韩国总量7244.91吨的资源中,配额下资源及原料型资源占比约为5:2,因配额下R22价格普遍要高出原料型资源部价格,幅度在600美元/吨左右,在此消彼长的前提之下,2015年R22出口至韩国总额较2014年将出现一定下滑。
3. 中国萤石白菜价出口韩国,再以黄金价购其下游产品
2014年全年,氟化钙含量≤97%的萤石出口总量179316吨。其中国内对外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为韩国,出口量47288.66吨,占国内总出口量的26.37%。从历年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4年氟化钙含量≤97%的萤石出口国中,韩国、台湾、日本、印度、荷兰及马来西亚稳坐前六名,其中韩国出口量第一的地位一直未有撼动。
韩国对我过萤石进口量增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韩国本国没有萤石生产,主要依赖进口萤石满足国内需求和战略萤石囤储。另一方面为2013年受到关于“中国资源保护、不正当竞争”等的压力,中国萤石等9种原材料的出口限制在WTO败诉,受此影响2013年起萤石的出口关税被迫取消,政策面支撑给予萤石出口带来更多有利空间。
萤石又称氟石,是工业上氟元素的主要来源,世界上二十几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冶金、炼铝、玻璃、陶瓷、化学工业等领域。伴随世界氟化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氟化学对于氢氟酸的需求持续增加,目前世界萤石含量的一半以上用于制取氢氟酸,氢氟酸继而合成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钠及氟化镁等。氢氟酸还用于石油加工、半导体制造、金属加工、非金属提纯喝玻璃加工等。
从历年数据不难看出,国内对韩氢氟酸进口量逐年攀升。2014年进口总量达1346.362吨,占进口总比重的35.4%,为进口第一大国。数据面赤裸裸的揭示出我国萤石市场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即先以“白菜价”出口萤石原料,再用“黄金价”购买国外高端氟化工产品,这显然不是长久之道。
中韩两国自贸区建立,将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进出口关系。萤石出口韩国量增的现象或将延续。但在国内可开采储量不增加的情况,按照每年400万吨的开采量计算,中国的萤石资源6年内就要枯竭,赤裸裸的数字提示着资源危机的严重性,对于萤石资源来讲,未来国家必须在资源保护及出口贸易方面做出取舍。
(关键字:中韩 自由贸易协定 氟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