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 行业动态> 汽车

产业协同正在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普及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9-10-28 8:22:01来源:盖世大V说作者:
  • 导读:
  • 10月22日,为期三天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落下了帷幕。过了好几天才说起这事,显得特别没时效。但仔细想想,”新四化“之风日益强劲,仍有一些值得咂摸的地方:
  • 关键字:
  • 产业 加速

10月22日,为期三天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落下了帷幕。过了好几天才说起这事,显得特别没时效。但仔细想想,”新四化“之风日益强劲,仍有一些值得咂摸的地方:

从普通消费者层面来看,随着产业变化,未来的汽车属性将发生深刻变革,功能将被重新定义,我们要做好被动接受的心理准备。

从汽车行业及企业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是一阵浪潮,如何找准自己的机会和定位,也需要冷静审视,如果只是蹭蹭热度,最终还是会被拍到岸边。

01

只有四家车企参加互联网大会——那又怎么了?

《车业杂谈》特意关注此次互联网大会与车企的交集,发现只有四个品牌参加,分别是宝马、荣威、星途和哪吒——这和想象中不大一样。

仔细想想,又觉得无可厚非。“互联网”早已不神秘,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技术的迭代更新都迫不及待渴望商业化,并通过广泛运营得以利润,何须等到某次大会来亮相黑科技。举办六届至今,这场世界级盛会更多的是传递姿态,达成认同,分享成果,让所有互联网参与者更有仪式感。

随着互联网产业已然成为全球发展所向,并且中国互联网市场潜力巨大,国内承办、举办相关展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比如一年一度的CES(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比如今年8月在重庆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还有其他省市举办的地方级智博会),更别提北京车展、上海车展等这些传统展会…….

在这种密集化的“铺天盖地“推广势头下,任何一场盛会,都不会显得那么稀罕了。所以,车企有选择性的露出是理性之举,不足为奇,毕竟参展=花钱,总得有明确目的吧!那么这几家,展示的是什么,又图什么呢?

02

四家虽少,各有所图

本次展会,宝马品牌的BMW VISION iNEXT首次亮相,集结宝马的各种设计、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和服务化领域的关键技术,它是宝马首款提供L3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续航里程达600公里,并将于2021年量产。

荣威品牌大胆将“互联“元素拔高到产品定位层面且取得了成功,也算是自主品牌差异化营销的经典案例,荣威RX5 MAX则直接定义为“全新智联网硬核中型SUV”。天眼系统、BYOD多用户随心控、AR-Driving实景驾驶辅助系统2.0、车信、闪念助手、SAIC CLOUD智能云服务等等,让荣威RX5 MAX在现场又刷了一波存在感。

EXEED星途LX的亮相主要是为了展示它与百度共同打造的车联网生态——APOLLO 。和百度合作的车企很多,但据官方介绍,星途LX目前搭载百度AI能力最全面的量产车型,该车集百度语音、图像等AI能力于一体,在全语音交互、人性主动关怀、人脸识别、AR导航、车载人脸支付等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现。

哪吒汽车亮相互联网大会则被行业评价是新势力的“唯一代表”。其实,从造车背景上来看,哪吒汽车出自拥有双资质的合众汽车,不算横空出世的新势力;作为浙江本土企业,它出现在乌镇的展会上也不足为奇。本次展会获悉,未来3年合众汽车的年产量将超过10万辆。

03

互联网产业化,汽车的属性将被重新定义

上述品牌展示的很多前瞻功能,作为普通消费者,或许会觉得过剩或者多余。不过,在互联网浪潮冲击下,汽车属性终归会发生深刻变化。

也在10月22日,以“共建生态 智领未来——开启汽车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一个由北京市政府、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5家重磅单位联合召开的唯一一个国家批准的智能网联类别大会。

会上,涉及市政、交通、公安、工信部的政府管理部门表达了将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大范围的示范区域和道路保障——2022年在北京举行的冬奥会就是一个机会。

据介绍,针对多种类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北京已经新增开放了20条特色道路,道路总长度增长了一倍,安全道路测试里程增长了14倍,目前已经达到73万公里。下一步,北京将以安全为红线,围绕北京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项目,开展更大规模、更多场景的示范运营,提供多级别的验证环境。

另一边,作为企业代表,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华为也做了发言,大家无一不在强调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会上,华为明确表示:“华为不造车,华为欲将多年积累的ICT技术引入智能网联汽车,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以及相关的云服务,帮助车企更快造出智能网联汽车。“

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则强调:“智能网联时代,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都将被重构,这也使得智能网联汽车的解决方案难度前所未有,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完成跨产业、跨技术、跨领域的协同,必须依靠合作的力量,以共生、共建、共赢的商业模式分工和协作。“

何为大势所趋?产业协同就是大势,也是互联网的生态魔力。

基本可以预见或者畅想:在未来交通布局和发展智慧城市理念下,车——只是物联网的重要载体。那么,它的主导操控权很可能不再是坐在驾驶室的你,是系统、是大数据。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驾驶室“也不是用来驾驶的,或是用来提供移动娱乐、移动社交、移动办公的地方。同时,由此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路权博弈、出行理念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至于汽车企业,未来的路在何方?行业中已经有人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未来,中国汽车的生死门是芯片。相较于传统观念,认为发动机和变速箱是汽车的心魂,新观点则更强调:信息时代,大趋势是5G+边缘计算,更加类似神经网络的芯片将为汽车提供一个更加聪明的大脑。

你怎么看呢?

(关键字:产业 加速)

(责任编辑:01175)
推荐资讯
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