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3月,受疫情影响,在钢厂主动检修减产、铁矿石现货市场成交冷淡、钢材滞销库存积压的情况下,从正常的供需关系判断,进口铁矿石价格应有一定幅度回落,而实际成交中,铁矿石价格不降反升,“一枝独秀”地拉涨。
不可否认,每年第一季度都是矿山发运的淡季,发运往往环比上一年第四季度有所下降,但需求也同样处于淡季。今年1月、2月海关进口铁矿石同比增长1.5%,第一季度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钢厂没有增加采购,港口库存也没有出现大幅降低的情况。但是,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下同)从春节后(2月3日)至3月31日上涨了4.3%,最高时上涨了15%,涨幅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2月1日~3月31日)在矿难条件下的涨幅(上涨3.9%。去年1月25日~3月31日最高涨幅达14.8%)。今年同期(2月3日~3月31日),钢材价格下跌了7.5%;而去年同期,钢价下降了2.1%。
事实再一次证明,现有铁矿石定价机制严重背离了现实供求关系,长期高位运行。
据力拓2019年年报显示,其铁矿石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利润率达到了72%;淡水河谷2019年在产量下降21%、销量下降12.8%的情况下,仍实现利润增长16%。而中国钢铁行业2019年实现利润1889.94亿元,同比下降30.9%;累计销售利润率只有4.43%,同比下降2.63个百分点。
完善现行指数定价机制是当务之急
在现有定价机制下,普氏指数对成交结果有重要影响。但现行的普氏指数存在着下列问题:
一是小样本决定大市场。目前钢厂和大贸易商跟四大矿山都有长协,长协以外的贸易量不足30%,而这30%里又有很大部分是港口人民币现货贸易,不是远期美元贸易,港口人民币现货贸易未被计入指数统计样本。综合下来,能计入指数统计范围的样本量不足20%,但这不足20%的远期美元贸易决定了超过80%铁矿石的价格,不能反映市场真实供求关系。
二是指数采编样本稀缺,极易被操控。普氏要求成交双方信息须透明才可纳入样本,而鲜有钢厂将现货成交信息主动提供给普氏。有业内人士透露,普氏过去采集的样本多为矿山和贸易商的成交价格,有时矿山和贸易商一船高价成交就决定了当天的指数价格,不管港口现货成交如何惨淡、当天有没有人愿意买货,长协价格都被这个指数价格决定了。
三是指数采集浮动价格样本,反映的是远期市场的情绪而不是真实的供需关系。现货采购需求方在认为当前市场价格过高,未来有下跌风险时,便不采用固定价采购,而采用未来指数价格的形式成交。普氏取该样本的换算方式是以新加坡掉期合约市场价格加价作为样本。这个结果实际是当期衍生品市场价格加价的样本,这与市场采购者的心态和预期是背道而驰的。这导致的结果是,只要存在加价成交的贸易,铁矿石价格指数就是上涨的。另外,国内期货和新加坡掉期都是衍生品市场,二者互为影响,衍生品市场更多反映的是情绪而不是理性的价格判断,尤其新加坡掉期市场流动性低,更容易被控制,有时候掉期市场几万吨的交易量就可以拉涨几美元/吨。
四是指数在没有现货成交样本的时候,将国内期货和新加坡掉期价格纳入统计样本,更加偏离了指数编制的初衷和基本规则。
有业内人士认为,可以采用混和指数定价,但这又存在着下列障碍:需要与矿山公司一对一协商确定;各指数目前略有差异,但大多与普氏价格差距不大;几大指数目前各自侧重于不同的品种,并没有形成同品种竞争关系;等等。目前矿山长协矿是锁量不定价,这对买卖双方是不公平的,应该形成量价同时确定的机制。
如此看来,当务之急是要完善现行指数定价机制。
一是打破指数一家独大的情况,多指数综合定价或轮换使用。
二是要求指数公司每天公布数据编制采集的样本和依据。
三是要求指数公司主动甄别和剔除明显的不合理样本。比如,矿山和贸易商明显高于现货市场价格的样本、浮动价格样本,尤其不能使用期货、掉期的交易数据。
四是指数公司调整样本采集范围,增加样本数量。指数公司应主动核实和剔除交易价格中的不合理成本(如江港发货中的进江费用等),要主动多采集现货交易平台成交样本。
五是指数公司不能根据估价编制指数。如果当天市场没有成交,表明市场没需求或在价格上无法达成共识,那就应该与上个交易日平价或跌价。
六是第三方现货交易平台改进服务,提高便利性,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的活跃度,并将交易情况纳入到指数公司的样本范围。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铁矿石定价机制的研究,上下游共同讨论,找到更有利于产业链长期稳定发展的定价机制。
铁矿石现货平台应发挥更积极作用
在上述过程中,铁矿石现货平台也应该发挥出积极作用。笔者综合多方面信息了解到,当前,铁矿石现货平台贸易难以开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
一是钢厂以长协矿为主,贸易矿采购需求并不太多,且贸易矿对品种、装期等要求比较个性化,而平台多为主流资源且标准化,因此供需匹配度低。
二是平台销售价高者得,且相关合同条件比较固化;而传统线下采购虽然费时费力,但采购人员能深入市场一线,在议价的同时可就合同条件捆绑谈判,还可获得资源渠道和市场动态信息。
三是钢厂有其固有的供应商渠道、采购半径,过多平台采购难以培养供应商忠诚度;有些品种通过平台采购还可能放大需求信息,采购方难以掌控。因此,以平台信息为参考,线下议价更方便把控。
四是铁矿石贸易属于大额贸易,企业信用非常重要,对现货平台的贸易信用监管存在担忧。
五是现货市场多为贸易商所掌握的资源(二手资源),贸易商从内心是不愿意看到价格下跌的,如果是抛售就更不愿意成交被市场知道。
对此,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改进,例如指定一现货交易平台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提高平台的信用度;现货交易平台改进服务,提高便利性,降低交易成本;现货交易平台公布的成交结果,应隐匿交易双方名称,同时与指数公司协商现货交易平台提供匿名的成交结果。
产业链上下游需保持合理利润分配格局
长期以来,铁矿石定价机制参与各方的利益关系复杂,难以协调。从钢厂的角度,希望产业链上下游保持合理的利润分配格局,长期合作共赢。但矿山集团有其自己的利益诉求,指数公司与矿山集团背后的股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贸易商、投机资本、资讯公司等都会更多关注自身利益。因此,希望矿价保持低位的只是终端用户——钢厂,而且除了钢厂采购,大都不是实际市场的参与者,多空力量对比立见高下。
笔者认为,产业链上下游保持合理的利润分配格局,坚持长期合作共赢,才有利于产业链长期稳定发展。
从短期来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规范及改进指数价格形成机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二是规范资讯服务商信息发布行为,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三是发展现货交易平台,增加交易样本数量。四是规范期货交易行为,加强交易监管。五是优化国内贸易商的交易模式,逐步走向贸易代理机制,贸易商依靠为矿山和终端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而获取佣金。六是加大对产能置换、违规新增产能的核查力度。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要改变目前长协矿只锁量不定价的机制,争取量价同时确定的模式,同时实施铁矿石资源保障机制,控制优质铁矿石资源。
(关键字:加快打造利于产业链长期稳定发展的铁矿石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