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焦炭行业进入淘汰落后产能、环保限产的转型阶段。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期而至,引发焦炭行业大调整、大变革。在市场格局深刻变化影响商品价格、利润波动的时期,手持“利器”的产业链企业在经营时不再畏惧风险——面对原料上涨,下游企业不再担心货源和价格;面对成品下跌,上游企业也不再担心卖不出去。
如何管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0年来焦炭现货和期货市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期货市场“温度计”作用凸显
2011年至今,焦化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2011至2015年“十二五”期间,焦化行业主要推进了淘汰落后、环保发酵和新产能释放。“当时,上游焦煤和下游钢铁以及焦化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煤焦和钢材价格持续下降,行业利润率在低位徘徊。到了2015年,焦炭价格和行业效益都降到历史低谷。”北京旭阳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柏秋说。
进入“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方针、文件,将压减煤炭和钢铁过剩产能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加大了环保治理和控煤力度。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和河南关停焦炭产能1.28亿吨。这一阶段,煤炭、钢铁去产能加上需求持续好转,推动煤炭、钢铁行业效益大幅攀升。焦炭供需从基本平衡转为阶段性的供不应求,焦炭价格持续回升,焦化行业整体盈利逐步向好。“太原一级焦价格由‘十三五’初期的520元/吨回弹至2018年的高点2470元/吨,并维持在1800元/吨的区间。”鹏飞集团期货部期现分析师肖锋说。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在过去10年焦炭现货价格“过山车”般的行情下,焦炭期货较好地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一些企业定期对期货品种的持仓量、成交量和价格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期货、现货市场综合情况,为企业采购、销售决策提供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期现价格相关性整体保持在0.8左右的水平,期货价格对市场供需变化进行了及时反应、预研预判,为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销售和管理风险提供了价格信号,为国家制定煤炭行业政策、整体配置供需资源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去年一季度,焦炭期货价格走势比较符合现货市场‘前紧后松’的供需变化,较好地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市场流动性也较为合理,为企业提供了合适的套期保值机会。”肖锋表示,去年2月3日期货市场节后开盘,公司即参与了焦炭期货套保交易,较好地对冲了风险。
由于去年一季度疫情暴发,春节后华东等地区大批中下游制造企业出现复工延迟、物流运输不畅、库存积压严重情况。受短期突发因素影响,焦炭2005合约从1月初的1800元/吨快速上涨至1908.5元/吨的高点,反映了各方对疫情影响焦炭发运和供给的担忧。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上下游复工、交通秩序有序恢复,在前期积累较高库存、供给相对过剩的基本面下,2005合约价格振荡走低,至4月底下探至1700元/吨,与现货走势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去年一季度焦炭期货呈现远月合约价格低于近月的结构,月均收盘价价差从1月的65元/吨扩大到3月的253元/吨,表现为市场对远月供需关系缓和的合理预期。
焦企参与期市比例大提升
在相关市场人士看来,焦炭市场10年来最大的变化,是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国发7号文开启的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焦炭价格持续回升。“从价格走势看,近5年焦炭价格年均波动幅度超过50%。2016年一级冶金焦市场价更是从年初的740元/吨一路涨至年底的2030元/吨,涨幅达174%。焦炭价格波动日益剧烈,给行业稳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山西地区一位焦化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价格的大起大落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传统的焦化行业将目光投向了期货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利用期货工具为经营保驾护航。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焦化产业链企业便利用期货实现了稳定经营。
“去年春节后,焦煤供应及运输均受到疫情影响,焦化企业开工受阻。为此,公司在焦炭品种进行套保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生产受限带来的损失。”肖锋回忆道,到2020年下半年,焦化市场风向再变,公司为应对去产能压力和价格风险,果断采取了现货库存管理叠加期现套保的策略。具体来看,公司在预判到库存将跌价时,立即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套保操作,随着库存现货不断卖出,在期货市场上相应平仓对冲。最后,考虑到库存中仍有部分现货没售出,公司利用期货交割的渠道卖货,解决了现货市场短期销路不畅、波动加大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年来上游的焦化行业参与期货的比例稳步提高,有的企业甚至能做到对现货贸易量的100%对冲套保。“旭阳在开展期货业务的时候,始终秉承着不搞投机、不脱离实业的原则,积极参与期货市场,旭阳焦化所有焦炭敞口按照100%比例进行期货套保。”旭阳焦化集团副总裁王凤山说,通过期货套保,旭阳焦化获取了阶段性行业平均利润,降低了企业利润波动率;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库存管理,有利于现金流的健康,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收益更加稳定。
钢厂应对原料涨价有绝招
除上游焦化企业外,对期货市场的“雪中送炭”感受颇深的还有下游钢厂。“焦炭期货上市前,南钢一直研究学习焦炭合约设计、交割制度设置等,对如何利用焦炭期货交易及交割做了全流程的模拟和测算。”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姚永宽表示,2011年焦炭期货上市后,其价格发现功能对现货采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一改此前煤焦定价缺乏参照物、定价不透明的环境。公司开始摸索期现联动的采购方式,随着南钢对衍生品的运营逐步成熟,焦炭期货已成为公司对炉料端套保的主要品种之一。
他表示,目前南钢主要是运用焦炭期货对远期交付锁价订单的成本端进行买入套保,进而达到锁定加工利润的目的。该模式已成为南钢股份采购焦炭常态化套保,符合条件的锁价订单100%发起套保流程,期现对冲结果基本为正,有利地促进了公司管理价格风险、提高客户黏性并塑造了企业竞争力。经过10年对期货工具的运营,南钢股份深刻体会到焦炭期货给产业带来发展的深远意义。
银河期货总经理杨青告诉记者,对于钢厂来说,对焦炭的套期保值更多是从降低采购成本和焦炭库存管理两个角度开展。尤其是在2016年以后,焦炭现货少,价格持续上涨,就有钢厂通过盘面采购降低现货采购价格,并取得不错的套期保值效果。例如,当原料价格上涨时,钢厂可以买入焦炭套保,通过期货市场做焦炭的虚拟库存。当焦炭涨到高位时,期货价格也随之上涨,钢厂此时可以利用套保来弥补焦炭采购价上涨带来的损失。
记者在采访中深有感触的是,对于煤焦钢产业链而言,由于传统的加工企业采购、加工以及销售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以往只要正常经营,就能够获得行业平均的利润水平。但近几年,市场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行业盈利水平剧烈波动,部分钢铁、焦化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边缘,价格波动对企业生存产生巨大影响,在这种局面下,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以稳定经营、对冲风险为目标,已经不容得产业企业犹豫摇摆,而是必须正视期货功能、主动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应对风险。
“我们从最初的不懂、不敢参与期货,逐渐发展到正视和逐步参与利用期货管理价格风险,这对焦炭企业经营者来说实属不易。”山西亚鑫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参与期货市场,我们转变了经营思路,建立自己的期货团队,主动去了解产业供需情况、把数据做精做细,逐步形成了严谨的分析价格走势体系和期货套保业务体系。
在市场人士看来,焦炭期货上市为焦化企业、钢铁企业开辟风险管理途径,企业结合自身库存情况及经营发展需要制定严格的期货套期保值方案,使现货经营风险得以规避,让企业不再“一条腿”走路,有效锁定原料和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促进公司稳健发展,进而提升了行业整体经营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关键字: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