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今天(5日)上午在出席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会场活动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实施污染防治行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监管。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是《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中国环境日。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今天在青海西宁举行。该活动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这也是首次在西部地区举办国家主场活动。
黄润秋在讲话时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日前公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介绍,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黄润秋同时表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全面绿色转型的基础依然薄弱,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并不稳固,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需要我们攻坚克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他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在具体措施方面,黄润秋介绍,生态环境部将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推动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降碳的刚性举措。综合运用“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手段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遏制高碳高排放的旧动能。发展绿色金融,培育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激发绿色低碳的新动能。
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动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关键字: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