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2年上半年经济数据近日陆续公布。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18日在北京分析指出,从月度数据看,有许多积极变化,在企稳向好,“应当说经济在逐渐恢复”。从上半年来看,中国经济有不少亮点,“这些亮点也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韧性”。
当日,主题为“凝心聚力谋发展,政协委员谈经济”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苗圩,全国政协常委胡晓炼、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出席见面会,针对当前经济形势,聚焦助力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与媒体记者互动交流。
韧性潜力大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
谈到上半年中国经济亮点,刘尚希举例:高技术制造业增长了9.6%,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基站设备等方面增幅相当快。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达3%,快于上半年2.5%的经济增长。从城乡收入对比看,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失业就业的情况看,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
“上半年经济尽管没达到正常增长水平,但应该看到这些积极的变化,增强信心。”刘尚希说。
他强调,在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中国经济依然实现了正增长,尤其在二季度,有很多超预期的因素。“这也表明,中国经济的韧性、潜力都很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三重压力和新冲击 中国经济应发挥好投资的引领作用
谈到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压力,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上半年,又增加了三个新的冲击,那就是新冠疫情的变化,俄乌冲突以及全球通胀迅速上升。
胡晓炼说,面对这些困难,党中央作出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举措。从上半年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看,这些举措已开始产生积极作用,主要经济指标5月已开始企稳,6月已全面转好。
对于在压力和冲击下,受影响最大的消费、投资等领域下一步的发展,胡晓炼建议,要发挥好投资的引领作用。中国在过去40年的发展中,投资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引领经济增长的作用。她强调,要发挥投资的引领作用,就要解决不平衡的问题,把短板补上。
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凸显 对经济社会的带动引领作用
在与媒体交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完善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经济社会的带动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他举例指出,如中国数字经济的基础在不断壮大。在用户数方面,中国网民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已达到10.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4G基站规模占全球数量一半以上,5G基站数占全球60%以上。此外,数字经济的质量在持续提升;数字经济赋能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也从2012年的1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021年的45.5万亿元,总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增长到2021年的39.8%,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这些都有力地支撑和引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苗圩说,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已进入发展新阶段,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关键字: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