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钢铁产业> 建筑钢材> 推荐资讯

钢铁业面临8000万吨减产考卷

2013-10-17 8:52:36来源:证券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分析人士坦言,要想真正实现钢铁产能的转移,必须新的替代产业,地方经济发展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因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还是因为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压缩问题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关键字:
  • 钢铁业 减产 河北

分析人士坦言,要想真正实现钢铁产能的转移,必须新的替代产业,地方经济发展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因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还是因为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压缩问题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月15日,国务院出台了《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称将有效地推进和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其中,钢铁业作为产能过剩的大户,将需在未来5年压缩8000万吨的总产能。

“如果分解任务的话,河北省之前就给自己设置了到2017年削减6000万吨产能的目标,到2020年还要再减2000万吨。也就是说,光河北就要减6000万吨-8000万吨产能。所以从地方政府自己提出的目标来看,应该没有问题。”对于这张减产考卷,徐向春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但他也指出,这一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非常现实的问题。“压缩8000万吨的产能,就有2000多亿元的资产处置和一、二十万人的就业问题,还有产值和税收的损失。这些都不容回避的,非常棘手”。

河北民营钢企为减产主角

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提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其中,钢铁行业将重点推动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山西、江西等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整合分散钢铁产能,推动城市钢厂搬迁,优化产业布局。

而河北省更被业内视作重点中的重点。作为我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省粗钢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之首。目前,该省的粗钢产量为1.8亿吨,产能和产量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4。

“矛盾主要集中在河北地区。而民营钢企受到的压力会更加集中一点。民营钢企近年来新上的一些产能很可能手续不那么合规,环评做得也不那么到位,再加上这两年扩张过快,资产负债率过高,民营钢企处于相对劣势。”徐向春指出。

“我们上市公司这块基本没有落后产能了,都是大型化、现代化设备。”昨日,一位河北钢铁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9月中旬,河北省刚刚发布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中具体提出到2017年底,全省钢铁产能将削减6000万吨。也就是说要目前河北全省钢铁产能的三分之一将被淘汰。

日前,河北省又进一步对上述减产目标进行了分解,其中,民营钢企聚集的唐山、邯郸、石家庄这几个钢铁重镇分别将压减粗钢产能4000万吨、1204万吨和482万吨。

避免“越减越多”仍是难题

事实上,近几年来,“减产”、“限产”一直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主旋律。但现实的另一面却是,钢铁产业产能越减越多,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2年累计减少的粗钢产能7600万吨,而同时期全国累计新增的粗钢产量产能却有4.4亿吨。

“之前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是400立方米的高炉,30吨的转炉。要按照这个标准,基本上是完成了此前的任务。但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却是,由此刺激产能的进一步扩张远远超过落后产能,”徐向春道。

而此次《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淘汰落后违规项目的同时,对确有必要新建的项目,必须依据“等量或减量置换”的原则。

对于是否会再次出现产能越减越多的问题,徐向春表示:“这些规定如果能够严格执行,问题不大。但国内很多政策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执行的时候往往会打折扣。”

他表示,目前国务院出台的还仅仅是指导意见,操作性如何还要看下一阶段各部委以及各省各地出台的细则。在他看来,如此大的产能削减,必然面临着包括资产处置、原钢企员工就业、地方产值和税收损失等一系列棘手的后续问题。要想真正实现减产,那些以钢铁为主业的地区必须要考虑产业的转型,“必须要有新的替代产业的发展,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解决钢铁产能的转移。但这落实起来确实很难”。

(关键字:钢铁业 减产 河北)

(责任编辑:01015)
信息导航
钢厂列表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 中文国际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