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及鞍钢集团本钢考察,对钢铁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并提出殷殷嘱托。上半年,在严峻钢铁市场形势下,本钢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逆势突围,全力以赴加快进位赶超步伐,推动企业发展持续向好。今日起,本钢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回顾半年来本钢集团在生产经营、深化改革、党建引领方面取得的成效亮点,敬请关注。
进入2025年,钢铁市场压力持续、钢材消费强度下降……当风浪迎面袭来,本钢集团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把稳发展航向,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及鞍钢集团本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出顽强韧性,用逆风而行的拼搏精神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补短板,构建高效生产管理模式
逆风而行,当迎难而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要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提升自身“硬实力”。今年以来,本钢集团保持战略定力,理性应对市场波动,聚焦“以效定产”,构建高效生产运营体系,精准实施产能调控,不断提高重点产线的产能利用率。
高效组织生产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板材公司紧盯重点工序、重点指标,制定《板材公司根据铁量调整铁耗实施方案》,通过精细把控四座高炉生产的铁钢平衡、结合生产实际动态调整铁量消耗、提高连铸机拉速等措施,提高连铸机运行效率。同时,定期召开合同分析会,对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解决制约生产的难题。充分利用关键设备在线状态监测技术实现精准点检,优化产线定修模型,为稳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今年1至6月份,板材公司共有16条产线产能利用率达到100%以上,板材炼钢厂三连铸、板材冷轧总厂三号镀锌机组等产线多次刷新月产纪录,板材热连轧厂2300生产线产能利用率达到117.7%。
北营公司各部门联动,合理测算产能数据、产品盈利能力等重点指标,以效益为中心科学研判,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并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全力做好计划检修与工艺停机、计划规格更换等工作,有效缩短机组停机时间。此外,积极与用户沟通,提高机组生产稳定性。今年2月份,北营轧钢厂四高线日均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5月份,1780生产线产量突破40万吨,产线利用率创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上半年,本钢集团还深化极致降本理念,开展全链条全级次对标,将对标提升和“算账经营”贯彻始终,构建全过程协同降本“生态圈”,持续缩小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板材公司聚焦核心成本,与行业先进企业对标找差,深挖工序降本潜力,秉承“稳焦调矿”配煤配矿思路,持续优化配煤、配矿结构,实现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5月份,生铁成本跑赢行业,在鞍钢集团所属企业中排名第一;吨钢、吨矿累计降本5.3亿元;北营公司进一步梳理2025年对标降本指标,对生产界面、炼铁、炼钢、轧钢及能源管理等工序的151个指标进行细化。
追赶、提升、进位、超越……在一项项指标中对标找差,不断冲破降本增效“天花板”,成为本钢集团上半年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在钢铁激流中奋进的生动写照。
调结构,打造“销研产财一体化”
逆风而行,应于困局中破局。
面对钢铁行业发展压力,本钢集团主动结合下游市场发展趋势做好长远规划,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抢滩”布局,稳步推进产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提升本钢产品的行业竞争力。
今年以来,本钢集团锚定全年销售目标,坚持推进“效益最大化”营销策略,聚焦核心产品,调整品种结构;深耕东北区域市场,优化产品流向;紧盯头部企业,优化销售渠道,拓展市场。
为加快实施重点产品、新产品“销、研、产、财”一体化协同,本钢集团成立重点产品、新产品攻关领导小组,下设热轧产品、汽车钢产品、家电产品、特钢产品、线材产品等攻关推进组,以QCDDS(质量、成本、研发、交付、服务)五要素为原则,开展攻关工作。营销、科研、生产、财务各系统之间真正实现“目标共同、信息共享、责任共担、荣誉共有”的一体化工作模式。
如今,本钢集团定期组织召开协同攻关推进会,各推进组成员聚在一起,分别就重点产品攻关情况、新产品攻关完成情况,以及产品质量过剩情况梳理及优化、贵重金属合金替代、产品成分及工艺对标优化等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据统计,今年1至6月份,本钢集团重点产品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2万吨,超额完成新产品销量计划。
在“销、研、产、财”一体化运营模式下,本钢集团质量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板材市场营销中心客户与产品技术服务部的工作人员每月对用户价值进行评分计算,围绕销量、利润、稳定性等方面,倒推产品服务情况及市场需求。此外,定期对用户满意度开展调查,从产品质量、交付、成本、服务等多角度与用户进行沟通,全方位了解用户对本钢产品的认可度,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效。今年1至6月份,本钢集团供比亚迪、一汽等汽车主机厂销量同比增长10.5%,供美的、格力等家电头部企业销量同比增长61.7%,高端用户认可度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强链条,盘活后备“粮仓”稳增量
逆风而行,应蓄势待发。
矿产资源是钢铁工业的“生命线”。为持续放大自有矿山优势,全力打造鞍钢集团矿产资源产业战略基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钢落实“双核”战略,坚持推进实施一批、储备一批和规划一批的“三个一批”项目落地,科学统筹当期生产经营和矿山长远发展任务,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和后备矿山开发建设,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在本溪市南芬区解放村的本钢矿业徐家铁矿工程现场,与连日高温一样火热的是铲车、挖掘机忙碌作业的场景。这座面积3.5平方公里的铁矿项目,计划建设工期5年,投产后可年产铁矿石530万吨、铁精矿175万吨,已被列入国家“铁资源开发计划”、辽宁省重点铁矿项目、本溪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及本钢集团“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并作为本钢集团“三个一批”项目中的“实施一批”项目,纳入企业实现“十五五”规划铁精矿目标的重要采选支撑项目。
在徐家铁矿工程建设中,关于搭建采选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的建设标的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该工程将采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与现代矿山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矿山开拓、采掘、运输、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未来,这里将建起一座技术指标国内领先、高效智能、无废绿色的地下矿山,成为同等规模地下矿山的行业“新标杆”。
同样快速推进的还有矿业贾家堡铁矿露采转地采项目。该项目是本钢集团重要资源接续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放行。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投产后可年产铁矿石400万吨、铁精矿115万吨,已被列入国家“铁资源开发计划”、辽宁省重点铁矿项目。此外,棉花堡子铁矿、花红沟铁矿、永安铁矿等重要后备矿产资源也在紧张筹备中,本钢矿山阶梯式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千帆竞发逐激流,寄许宏图必可期。在中国钢铁行业新一轮变革期、调整期中,本钢集团步履不停、求索不止,扭住发展之要,托举责任使命,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困难面前迎难而上,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以更强韧性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关键字:本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