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钢铁产业> 涂镀> 下游产品> 家电

专家称新一轮促消费应避免短期效应

  • 2012-5-21 10:25:07
  • 来源:北京商报
  • 作者:
  • 投稿
  • 打印
  • 收藏
  • 分享到:
导读: 近期,国务院及多个部委都在积极推动或酝酿扩内需政策,包括国务院已启动的安排节能家电补贴撬动新一轮家电消费、工信部研究制定消费品工业增加有效供给促消费指导意见、商务部遴选二三线城市支持中小微企业等措施。
关键字: 消费

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仍在放缓,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领域。近期,国务院及多个部委都在积极推动或酝酿扩内需政策,包括国务院已启动的安排节能家电补贴撬动新一轮家电消费、工信部研究制定消费品工业增加有效供给促消费指导意见、商务部遴选二三线城市支持中小微企业等措施。

业内专家认为,这些政策意味着新一轮扩大内需序幕的开启,但由于大部分仍属短期刺激性质,促消费效果的持续性值得商榷,根本上仍待从提高居民收入、减免税收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入手。

多部委酝酿扩内需政策

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安排363亿元,用于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四大类产品。这是继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消费刺激政策之后又一项重要的促消费措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家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述措施预计拉动消费需求约4500亿元。

除上述促消费接续政策之外,自5月初开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等部门密集调研,酝酿新一轮扩大内需系列政策。据了解,工信部正在加紧研究制定消费品工业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需求扩大的指导意见,从扩大有效供给的角度来匹配老百姓支付能力。此外,工信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摊派和罚款行为,实施企业减负的专项行动。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严格规范用地管理,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用地保障和管理。

在上述政策之外,一位接近商务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商务部正在全国二三线城市中遴选20个城市进行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财政将对每个城市投资上千万元来加强配套建设,从而激发整体经济的增长。

刺激消费效果持续性存疑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看来,尽管近几个月经济增长数据不大理想,经济增长风险在增加,但是政府手中保增长的政策工具仍然会不少。上述包括加快审批基建项目、促进节能家电消费等措施就说明了这点,因此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有充足的“弹药”,国内经济增长仍然会步入稳定增长轨道。

但也有观察人士指出,当前大部分扩内需政策为补贴等方式进行,短期明显有效不容置疑,但是长期来看,补贴结束之后还将面临动力不足难题。正如去年底结束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家电行业在经历了一阵欣欣向荣之后随着政策的退出便步入“寒冬”。

短期刺激政策更多的是在增加有效供给,从而同老百姓支付能力相匹配方面下功夫,此前的小排量汽车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措施均属于扩大有效供给的范畴。但根本来看,在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的同时还应当从需求角度入手,如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等长效机制。

促消费长效机制有待建立

业内专家指出,短期刺激政策和长效机制的有效协调和配合才是内需特别是消费保持持续动力的根本。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指出,扩大居民消费还须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在整个收入分配中的占比,同时在社会福利方面加大投入让老百姓敢花钱。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投资和进出口增速减缓、国民经济进入下行通道的背景下,尽快出台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至关重要,但发挥流通在其中的先导作用来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就显得尤为关键。

由国务院牵头、多个部门和地方参加的全国流通工作会议预计将于5月底6月初召开。有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此前由各部委组成的8个调研组已调研结束,将出台一些新政策,其核心内容将是增加税收支持、降低流通环节税费、增加公共财政对流通领域中如摊位、仓储建设等的资金支持。商报记者张慧敏/文王飞/制表

新一轮扩内需促消费新政

国务院:中央财政安排363亿元,用于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四大类产品。(已实施)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需求扩大的指导意见。(制定中)

商务部:在全国二三线城市中遴选20个城市进行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中)

国土部: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用地保障和管理。

(责任编辑:00905)

相关信息

相关研究报告

信息导航
钢厂价格
【免责声明】
中华商务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 中文国际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